孩子是"先會說再走"好?還是"先走再說"好?為了孩子不妨看看

2020-09-23   鯨魚奶媽

原標題:孩子是"先會說再走"好?還是"先走再說"好?為了孩子不妨看看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相信家長們都很上心。

但每個孩子的生長規律都不相同,有些孩子是先學會說話,再學會走路;而有些孩子是先學會走路,再學會說話。

那麼,孩子先學會說話再學會走路好呢?還是先學會走路再學會走路呢?家長們為了孩子不妨看看。

案例

多多的女兒有1歲了,但多多發現,女兒學會了走路,語言能力卻很差。

鄰居家的小男孩和她差不多歲數,都會說很多話了,女兒卻只會說簡單的話。

多多內心不由有些擔心,她擔心女兒先走路再說話是因為女兒身體發育異常。

多多將自己的憂慮告訴了她的婆婆,她的婆婆聽了後,對多多說道:"孩子一般要先學會說話再學會走路會比較好,我孫女這樣的情況,我也覺得不太好,這孩子身體不會出了啥問題吧?"婆婆的話不但沒有減輕多多的疑慮,還讓她更擔心了。

於是他們把孩子送到了醫院檢查,經檢查,多多的身體並沒有問題。

醫生對多多和她的婆婆說道:"孩子的身體發育指標比其他孩子要差一些,每個人的生長規律都不同,他的發育只是比別的孩子慢一些而已,只要你們平時多耐心養育孩子,就能增加孩子的發育速度。"

多多和婆婆聽了後,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01、孩子是"先會說再走"好?還是"先走再說"好?

正常情況下,孩子到了10個月左右,他就會說一些疊詞,比如:爸爸、媽媽、抱抱......,到了1歲左右,才會慢慢學會走路。

這是一般孩子的生長規律,也就是說先話,再學會走路,這樣的生長規律是最好的。

我們人體的智商發展速度遠遠快過於體力,孩子一般都是先學會說話,再學會走路的。

但有些孩子是先走路再說話的情況的,這樣的孩子便屬於發育緩慢,就是孩子的生長發育比一般孩子要慢一些,從而造成了"先走再說"的生長規律。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是很多的。

但只要孩子在短期內可以追上來,家長就不必太過於擔憂,畢竟每個孩子生長的環境不同,受到的養育方式也不同。

但如果短期內孩子沒有追上來,家長就要帶孩子去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干預,才能讓孩子的生長發育早日達標。

02、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用心養育

每個孩子的生長規律都不相同,但孩子的生長規律快與慢,在於家長用心養育。

孩子的身體正處於發育階段,這個期間家長要讓孩子提供充足的奶量以及豐富的輔食,才能讓孩子身體吸收到豐富的營養,使孩子的生長發育指數達標。

孩子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跟著喜歡熬夜的家長,都養成了熬夜的習慣,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

家長要讓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讓孩子發育指數達標,讓孩子先學會說,再學會走。

孩子的語言能力強與弱,也在於家長是否用心引導孩子說話。

家長平時要多陪孩子說話,儘管這個時候孩子並不會回應家長,但只要家長每天都用心和孩子說話,這樣的行為可以豐富孩子大腦詞彙量,孩子的語言天賦也會得到開發,孩子才會早日開口叫父母。

家長平時要多訓練孩子走路,多鼓勵孩子,相信在家長的用心養育下,孩子才會早日會學走路。

總結

孩子的智力發展速度遠遠快過於體力的發展速度,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先學會說話,再學會走路的,孩子先說話再學會走路是最好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用心養育,只要家長多用點心養育孩子,孩子便能早點學會說話與走路,發育指數也能達標。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