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不但能挽救別人的生命,血液中的一些成分甚至能夠治病

2019-09-11     胡洋

獻血行為是一種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公益行為,這是值得宣傳和嘉獎的事跡,且對人體不會造成很大影響,是值得提倡的行為,且獻血是安全的,應該沒有醫生會不建議獻血,除非存在某些特殊情況。

人體內血的總量約為自身體重的7-8%,即60kg的男性約有4800ml血液,捐獻量在400ml以內,一般是不會有不適症狀的,部分敏感人群可能有暫時性丟失血液後的無力、虛軟感,只需休息片刻就會好轉,這是與我們體內組織液及脾臟貯存的血補充代償相關。且捐獻全血後,2-5小時體內中性粒細胞會代償性釋放增加,所以擔心免疫力因捐血突然下降的情況是不存在。血小板及血紅蛋白也會很快得到補充,一般2周就可恢復到獻血前的狀態。

此外獻血前,血站工作人員會給獻血者測血壓、體重、體溫,血紅蛋白含量、傳染病等,對於貧血、乙、C肝炎未愈、愛滋病、結核、高血壓、低血壓、甲亢、自身免疫病,甚至感冒處於急性期者等均禁止獻血。這既保護了我們獻血人群的自身安全,也保證了後續用血人群的安全。此外,現在任何的獻血單位都不會再出現既往的因針頭重複使用造成的感染問題。因此獻血是安全的。

捐獻的血液內含有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還有血漿,血漿內含有各種免疫因子、凝血因子、營養物質等,這些部分直接用於手術外傷、急性失血的人群使用,部分經分離製成成分血輸給需求單一的病人。這些血液或可以暫時使長期受病痛折磨的病人獲得暫時的舒緩,或可以從死神手裡搶救出一個個處於生死一線的病人。雖然獻血時我們無法知道誰會成為我們血液的使用者,但這份默默奉獻的欣喜感應該是都可感受到的。其次獻血是國家鼓勵的行為,當自身需要用血或親屬用血時,會優先考慮提供,且對於用血費用的報銷也有優惠。此外,還有資料顯示獻血可以預防、緩解高粘血症,預防、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甚至還可以降低癌症發生。

綜上獻血是安全的,更是值得稱讚的。但需注意獻血後需注意局部創口的衛生,可以在獻血的地方休息一會避免出現頭暈,如有頭暈不適,可臥位、多飲水(可以是淡鹽水)可以緩解這些因體質敏感、心理因素造成的不適。近期飲食可在正常飲食基礎上稍增加高蛋白食物,為提供機體造血原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HVITW4BMH2_cNUg43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