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攝製的戲曲故事片《三笑》在香港首映,是長城公司的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獲得過第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喜劇片獎。
1979年,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攝製的戲曲故事片《三笑》在中國大陸公映,影片一上映就立即風靡全國。這部電影可能是內地剛剛改革開放後的那段時間內所引進的各類境外影視作品中最最轟動的一部,絕對是經典之中的經典,即便時至今日,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恐怕也很難有第二部電影可以超過。
它能夠在十多年後於中國內地造成如此大的轟動效應,來自香港的這樣一部喜劇片,其藝術表現手法和風格與當時內地的電影迥然不同,《三笑》運用電影的手段,上海滑稽的風格,戲曲的程式來演繹這個故事。化妝化的是越劇裝,雖然說、唱都是普通話,但音樂部分大量採用了揚劇、評彈、崑曲、滬劇、錫劇等地區流行的音樂。其中揚劇音樂更是占到絕大的比重,只是完全匹配的曲牌就有《梨膏糖》、《湘江浪》、《茉莉花》、《道情》、《楊柳青》、《知心客》、《拔根蘆柴花》、《泗州調》、《五更調》、《南無調》、《妓女告狀》。電影作曲者對戲曲音樂有很深的造詣,曲牌體方面已經運用了現代的曲牌連綴、拆合的手段,比如電影中的曲牌《茉莉花轉吟詩調》、《梨膏糖轉楊柳青》還運用板腔體的手段,把影片中最常用的《知心客》發展了幾個不同的板式。一些曲目在周璇的《馬路天使》中也可以聽到。加上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家喻戶曉,古代才子佳人戲一向為普通百姓所喜愛,所以,電影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三笑》的另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秋香的扮演者陳思思,這位當時被稱為長城公司「三公主」之一的一代明星,有中國赫本之稱,隨著《三笑》在內地的放映,一夜之間就成為無數中國男觀眾心目中的夢中情人,如果沒有她,《三笑》恐怕也不一定能如此的深入人心。陳思思祖籍寧波,從影於50年代,70年代曾息影,進入80年代拍了一部《密殺令》後徹底告別影壇,2007年10月因病於上海病逝,一代佳人香消玉殞。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才子佳人的經典傳說。在明朝時候,江南才子唐伯虎在蘇州虎丘雲岩寺與無錫華太師府婢女秋香邂逅相遇,看見秋香貌美,不覺舉止癲狂,引起秋香無意一笑,於是失魂落魄一路追隨;華府官船靠岸夜宿,秋香開窗,將水誤潑在他身上,望著他木然的樣子,秋香忍不住二笑,唐伯虎喜不自禁;秋香登岸,唐伯虎搶上前行禮,引起秋香三笑,誤以為美人垂青,竟改名康宣,賣身華府作伴讀書童,歷盡波折,最後採用好友祝枝山所授之計,在合府丫環中點中秋香。新婚之夜,兩人潛出華府,載一葉扁舟,雙雙回蘇州老家去了。
導演: 李萍倩
編劇: 葉逸芳
主演: 陳思思 / 向群 / 文逸民 / 龔秋霞
類型: 喜劇 / 愛情 / 音樂 / 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64-03-21(香港)
片長: 108分鐘
小叟申明:內容和配圖源自網絡,經編排整理。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