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區」,抗「疫」定點醫院中重症病區的別稱,這個字眼沉甸甸地壓在人們心頭。2月2日,遼寧援湖北危重症醫療隊到達武漢。2月4日晚開始,他們就陸續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區開展工作……
50多天裡,他們每天都在這裡和死神打交道。
大連醫療隊隊長、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龔平說,從隊員們斬斷青絲備戰疫情,幫助醫院建立「三區兩通道」,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到每一次拼盡全力的搶救,再到每一次送別治癒患者出院……每一幀畫面都歷歷在目。
有人問我,你們第二批隊員為啥消息寥寥。因為太忙了,忙到一抬頭7、8個小時就過去了;也太累了,回酒店襪子都懶得脫就爬到床上……
重症醫學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與災難、瘟疫、戰爭密不可分。重症醫學的專業使命,決定了必將成為此次新冠肺炎救治的主力軍,對於重症醫護而言,進入「紅區」的每一分鐘都處於高壓狀態。因為下一秒,可能就是一場異常艱辛的大搶救
與繁重的工作相比,直面生死的壓力是更大的考驗,隊員們必須時刻保持最好的作戰狀態,「咬定青山不放鬆!」他們勠力同心堅持戰「疫」,用專業的技術、誠摯的愛心,托舉起重症患者的生命希望。
工作強度大,但沒有一個人退縮
2月6日當晚,遼寧醫療隊接管的兩個病區就接收了29名重症患者。
龔平用「慘烈」來形容這個特殊的戰場,工作強度相當大,但大家還是義不容辭,通宵作戰,沒有一個人退縮,所有人都往前沖,能救一個是一個。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區是一所被臨時改造成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定點收治醫院,遼寧醫療隊接管的兩個病區原來就是婦科和肝膽外科病房,所以傳染病設施、流程都不完善,重症搶救設備更是不全。「當天晚上我值班時剛接完班,一下子就同時來了5個患者。我記得很清楚,最重的患者推進來的時候指尖血氧飽和度才39%,處於嚴重缺氧狀態。可是,一切都太急,缺物資、缺設備、缺藥物,不熟悉流程……」龔平回憶說,剛剛忙完那5個重症病人,聽說馬上又要來8人,隨後可能還有,他頓時感到抗「疫」大戰在即的擔憂和緊張。果然,病人很快就陸陸續續地被送進來了,他和另外兩名醫生按流程合理分工,本著先重後輕的原則一個一個地採集病人資料並評估病情。
「這些病人病情較重,年齡偏大。當看著一個個無助和期待的眼神,我的心情很沉重,完全忘記了此前的顧慮和緊張,也忘記了他們是身染可怕病毒的『危險』患者。」龔平說,為了迅速穩定病情,他們迅速用鼻導管或面罩給病人吸氧,不見好轉的就換成經鼻高流量氧療。
在實施規範措施的同時,為了緩解患者的緊張和恐懼,他一直近距離地跟患者交流,儘可能地去用言語安慰和鼓勵他們,總是把好的監測指標及時地告訴他們,「那個最嚴重的患者,一個晚上我反覆地在旁邊安慰和鼓勵,在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後,她的喘憋漸漸緩解,眼神里也漸漸少了恐慌,最終避免了上呼吸機。」
工作雖緊張,但醫患間、戰友間的溫情無處不在
「一例例成功的穿刺,一回回順利的吸痰,一次次呼吸循環保持平穩狀態……這一切都會帶給我們小小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打開話匣子的龔平,回憶起大家一起經歷過的那些驚心動魄、笑中帶淚的瞬間。
剛開始的十幾天是他們最艱難的日子,人手少,所以他們每天工作8小時、三班倒:A班是0:00到8:00,B班是8:00到16:00,C班是16:00到0:00。「所以大家都很累,越累越睡不著,不少隊友只能靠藥物,逼著自己休息。」龔平心疼地說,剛到武漢時天還很冷,室內沒有暖氣空調,他們都不適應,睡覺時穿著衣服身子都暖和不過來。脫下防護服后里面的手術衣都被汗水打濕,走廊里卻陰冷無比,身上瞬間冰涼。
有些隊員都凍感冒了,也不敢說。記得有一天,後方給我們送來電暖氣,隊友們都激動地歡呼了。
由於重症患者旁邊都沒有家屬和護工,生活方面都需要護士來照顧,龔平說,護士們最辛苦。打針、抽血、輔助治療外,他們還要協助患者吃飯、上廁所,收拾垃圾,都忙個不停。所以,龔平也在閒暇之餘幫護士做些事情,比如幫老大爺想辦法在床上小便、為發燒患者想辦法物理降溫……
「一晚上不時傳來患者費力而低沉呼叫醫護的聲音,走廊里不斷穿梭著醫護忙碌的身影。我知道,在這個小小的病房裡,我們這些身穿防護服的陌生人就是患者全部的希望,我們一定要頂起他們頭上的這片天。雖然我和隊友們都因為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清對方的臉,認不准彼此,但我們默契地配合著,結下深厚的戰鬥友誼。」龔平說,要回家了,他又激動又不舍。不捨得這熟悉的走廊,不捨得一起奮戰的戰友,還有武漢的患者。
曾經有位63歲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極度悲觀,蹲在病房門口失控地又哭又叫。正值班的龔平立即上前耐心地安撫他。患者突然說:「大夫,您別講了,您嗓子都啞了,我心疼您。」「等我離開他的病房時,身後響起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歌聲。這裡的工作雖然緊張,但醫患之間的溫情無處不在。」
龔平和李蘭娟院士的合影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
圖片:受訪者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FEIKXEBnkjnB-0zH6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