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和劉墉的書法,誰的更好?

2019-08-30     不二齋

紀曉嵐書法如此漂亮,為什麼被後人所遺忘?和劉墉的書法相比,誰的書法更好?

紀昀字曉嵐號石雲,乾隆十九年進士,歷任左都御史、禮部尚書等職,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一生博覽群書,於詩文、訓詁都很擅長,並擔任《四庫全書》總編輯。

紀曉嵐書法

我們平時對於紀曉嵐的了解,大部分人應該主要是通過電視劇,曾經有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讓我們認識了演繹版的才子紀曉嵐和貪官和珅。

紀曉嵐書法

但無論是民間的演繹,還是正史的記載,都認為他是一位文學家、政治家、詩人,但其實他還有一項古代文人必備的技能,就是書法,而且他的書法寫得還相當好。其書法學習當時流行的趙董書風,用筆流麗、結構秀美,十分漂亮。可惜談到紀曉嵐卻少有人提到他的書法,似乎他的這項技能被人們遺忘了。

紀曉嵐書法

紀曉嵐書法如此漂亮,為什麼被後人所遺忘?不二齋覺得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他在文學和政治上的成就要遠遠超過其書法,書名被文名所掩,僅編撰《四庫全書》一項,就可以讓他名列史冊,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做了重大貢獻。在政治上他又以開倉放糧救濟災民、維護婦女權益被百姓所稱讚,這一點,在電視劇里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紀曉嵐書法

一方面很有成就,從而掩蓋其它方面的成就,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有很多,比如王羲之被稱為「書聖」,是著名書法家,提起王羲之我們都會想到他的書法,其實他的文章寫得也很好,其代表作品《蘭亭序》就是一幅文書俱佳的典範之作。

李白書法《上陽台帖》

其他如李白,以詩歌著稱於世,其實他也是一位書法家,其行草書《上陽台帖》一共25個字,卻筆力雄健、瀟洒縱逸,堪稱神品。同樣,著名詩人杜牧的行書名作《張好好詩》也被記錄進了書法史,但是提到杜牧,我們更多的想到的是他的詩歌。

杜牧書法《張好好詩》局部

歷史上,如辛棄疾、陸遊、范成大等等都是書法大家,只是相對於他們的書法,其文學作品更加為人所知罷了。這也是為什麼歷來學習中國書法,需要去掌握詩詞歌賦的原因,從書法開始藝術化的那一刻起,文學和書法就密不可分了。

和珅楷書

紀曉嵐書法被遺忘的另一個原因,是雖然他的書法寫得很好,但是缺少自己的個性,同質化太嚴重,他的取法方向仍然是康熙、乾隆年間流行的趙孟頫和董其昌書風,其作品雖然雍容典雅,卻和當時其他書法家沒有拉開距離,沒有本質的區別,屬於同一種風格取向,其實和珅也是學習的這種風格。

劉墉書法

而同樣是學習帖學書法,劉墉「劉羅鍋」則要比紀曉嵐的書法略勝一籌,他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並稱為「清代書法四大家」,其原因在於劉墉不僅僅學習時風,更追求古風,對於鍾繇、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都有涉獵,融匯貫通,形成了自己用筆厚重、體態豐腴的書法面貌,名列書法史,不拘泥於時風,善於學習古人並且融匯貫通正是劉墉的高明之處。

劉墉書法

所以,當代很多書法家為了快速上展覽,參加書法大賽拿到獲獎資格,不學習古帖,直接學習當代書法名家或者評委的作品,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對於理性的書法大賽評委來說,這種書法,甚至連一時的取悅效果都達不到,想要在書法上取得一點成就,必須要從古帖入手,取法乎上方能學到真知。你覺得呢?

劉墉書法

​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wjjZm0BJleJMoPMln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