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德)卡爾·H.G.威特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魯煜熠
我知道, 讓孩子了解世界的真相有時確實很殘酷,但儘管如此,這樣做還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對孩子的將來有好處。
兒子,你應該看清楚周圍的一切。
人們總是把學習知識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不厭其煩地教孩子這樣那樣的知識, 認為只要具備了各種知識,孩子的教育問題就解決了。雖然這是時下最流行的觀點,也是被教育機構所認可的觀點,但我還是認為這是一種膚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觀點。
在我看來,一個即使掌握了大量知識的孩子,只要他沒有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特別的能力,那麼這些知識便毫無用處。
這種能力就是對事物的辨別能力。
我一直認為,沒有敏銳辨別能力的孩子,無論他怎樣用功學習,無論他閱讀了多少書籍,也只能是一個儲存知識的金庫。
換言之,只是安然儲存知識,即使它再怎麼豐富也毫無用處。
我有一位相識多年的朋友,是一位歷史教授,也是名噪一時的所謂的歷史學專家。然而,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位名望很高的歷史學家並不真正懂得歷史。
因為他除了能夠牢牢記住那些史實和能夠說出某個歷史事物的年代以外,幾乎什麼都不明白。 我所說的」不明白「就是指他根本沒有對歷史作出判斷和反思的能力。
這樣的歷史學專家有什麼用呢?他的價值以及他所掌握的價值在哪裡呢?我想,我對此我不必作詳細的說明,任何一個稍具頭腦的人都會輕而易舉地得出結論。
雖然從卡爾一出生起我就開始教他各種知識,當然也包括歷史知識, 但我總是把培養他的辨別能力、分析能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為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卡爾長大之後不會有絲毫的作為。
《卡爾·威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爾·H.G.威特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年:2003年1月
-作者-
兒童早期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實證方法證明了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開創了影響東西方几個世紀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無數天才。於1818年寫成《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成為世界上現今仍然被使用的論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獻。
-朗讀者-
陝西省漢陰縣恆大小學
中國網小記者 | 魯煜熠
座右銘: 每天進步一點點,
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張青青(實習生)|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vzDi3kB-4LL0rMdoh8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