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界別委員開展聯組協商
1月10日下午,參加政協保山市四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履職,對《政府工作報告》及相關工作進行界別聯組協商。委員們分別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現代化大城市建設、推動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等主題踴躍建言獻策。
市級領導楊軍、王嘉玲、朱宏春、李汶娟、姜濤、宋光興、江楚、楊東偉、李佳、彭小慶、溫仕紅等分別參加各組協商會。董禮書、李宗華、蘇正平分別主持會議。
第一組委員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協商主題積極發言。
「融資問題,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更是企業的難點和痛點。」委員高遜指出了企業融資與招商引資工作存在的困難。他認為,要在創新溝通形式上下功夫,讓企業和銀行自由的面對面溝通協調,形成良性互動局面。委員楊志雄則建議,要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內外部環境,在以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基礎上,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做好人才招引培育工作,推動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保山市營商環境。
委員李麗紅結合最近「昌寧縣耈街鄉萬斤核桃滯銷等你買」的信息展開了對農業規模化發展的論述。她認為,推進農業規模化必須以農業產業化為前提,要尊重農業生產規律,著眼於長遠發展,以培育標杆龍頭企業為方向,政府和企業共同雙向發力,從而帶動保山市農業產業化快速推進。
初具雛形的保山工貿園區被列為全省重點培育的10個千億園區之一。但近期,園區及「園中園」開發建設推進明顯緩慢,我市工貿園區及「園中園」建設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為此,張雲芳委員建議,牢固樹立工業強市的思想,將產業定位再聚焦,創新理念,提振信心、找准抓手、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推動園區建設,助推全市工業穩步發展。
解決水資源匱乏帶來的保山中心城市管理難題迫在眉睫。林雄藝委員建議,要強化組織領導,多方發力,採取有效措施有效協調各部門之間的管理職責,積極參與到水問題管理,保障用水,廣泛開展節水宣傳,營造節水創建氛圍。鄉村振興戰略也是委員們的重要關注點。王喜委員認為,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結合點,謀劃好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完善傳統村落保護體系建設,推動傳統村落從重視物質載體保護,向「整體保護、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產業融合、機制創新」邁進。
第二組委員圍繞「惠民生、補短板、強弱項」協商主題踴躍發言。
針對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陳永剛委員認為,關鍵要狠抓思想「扶志」,尤其要杜絕簡單的給錢給物的幫扶,杜絕「掛包幫」幹部代替建檔立卡戶搞生產、搞建設、打掃環境衛生、鋪床疊被、整理衣物等「保姆式」扶貧。要注重激發建檔立卡戶脫貧不返貧、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觀願望,實現物質脫貧、精神脫貧共同推進。
針對水資源保護和利用,鄭雲峰委員建議,要進一步規範供水、用水行為,明確高耗水企業准入標準,督促現有企業實施技術改造。
薛眾委員建議,要全面排查農村生活污水現狀,以徹底解決本行政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為總目標,科學編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專項規劃,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
第三組委員圍繞「推法治、構和諧、促穩定」協商主題展開發言。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鄉風文明貫穿美麗。委員皇學秀針對當前全市鄉風文明建設的現狀及問題,提出通過構建長效治理機制、整治陋習、選樹典型模範,加強村民自治以及提升鄉風文明隊伍文化素養等方式來弘揚鄉風文明,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近年來,我市本著「凝僑心、聚僑力、匯僑智」的原則,加大與海外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的聯誼和交流,努力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但是依然存在著僑務政策滯後、機構沒有強化、氛圍不濃厚、渠道不通暢等問題。委員梁紅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加深僑務工作組織建設、整合僑務資源以及深化與緬甸的關係三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促進民心相通,服務開放發展大局。
楊軍在聽取委員發言後說,委員們的發言質量高,有水平,內容全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展示了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擔當和新作為。楊軍要求,各位委員要始終自覺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在全市進一步凝聚起發展的共識,凝聚起保山發展的正能量;要進一步提升把握大勢、謀劃大局的水平,多獻良策;要立足崗位領域,發揮模範帶動作用,感染帶動更多的人,為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做出更多貢獻。(本報報道組)
責編:劉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