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患上糖尿病,從此酒肉是路人。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人日常生活的第一要務,烤肉炸串兒、糖果巧克力是萬萬碰不得的,平時墊肚子的餅乾也要換成無糖的,就連吃口水果,也要在心裡默默計算它的含糖量……
雖然大部分糖尿病人都知道要注意忌口,但醫生在工作中發現,就算是十幾年的「資深」糖友,有時候也會踩進飲食誤區。
吃無糖餅乾不會升高血糖?
「無糖」這個概念,常常會讓人誤解為裡面完全不含糖。但實際上,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固體或液體食物中每100g或100ml的含糖量不高於0.5g,就可以稱為「無糖食品」。雖然含糖量確實降低了,但這些無糖餅乾本身是由麵粉、牛奶、雞蛋、穀物、油脂混合而成,與我們日常食用的精白米麵一樣都會在人體轉化為葡萄糖,從而影響血糖。
無糖食品添加了升糖指數較低的膳食纖維、使用替代糖,攝入後比一般的餅乾升血糖相對要慢一些,但仍然需要控制攝入的量,並計算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哦!
糖尿病人吃素更健康?
人類是以素食為主的雜食動物,種類豐富的食物能夠幫助我們補充營養,保持身體健康。比如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具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魚類是良好的優質蛋白質來源,還含有豐富的鋅、硒、鈣、鐵、核酸等物質,具有防癌作用。
長期吃純素的患者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而畜禽類食物(牛羊豬雞鴨等)中的鐵主要以血紅素形式存在,人體很容易消化吸收。此外,畜禽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磷、硫、鉀、鈉、銅等,肉類本身的鈣含量雖然不高,但人體對其的吸收利用率卻非常高。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證明「純素食」的飲食模式比其他膳食模式更能降低2型糖尿病發病率。葷菜可以吃——但是要適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每日攝入畜禽類40~75g,或蛋類40~50g,或魚蝦類40-75g。
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吃水果嗎?
水果吃上去甘甜、升血糖較快,很多糖友擔心血糖升高而對水果望而卻步。但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多種微量營養素,這些都可以在水果中攝入獲得。
醫生建議在尿糖控制相對穩定時,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時,可在兩餐間食用水果,進食量以一個拳頭大小(200g左右)為宜。可將一個水果切開分上午、下午兩頓食用。
在水果的選擇上可以優先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例如:蘋果、橘子、梨、柚子、櫻桃、草莓、獼猴桃、火龍果等。
糖尿病患者怎麼吃堅果?
糖尿病患者的零食首選堅果類,堅果含有豐富的營養和膳食纖維,也不會迅速引起血糖的升高,同時因富含ω-3脂肪酸具有抗炎特性,每天吃一些堅果不僅能輔助控制血糖,還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堅果有開心果、巴達木、榛子仁、核桃、南瓜子、腰果,每天的量大約為「一小把」,比如堅果中的「大個子」核桃就是1-2個,巴旦木約為8~12顆(吃多了可不行哦)。此外,栗子相比其他堅果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血糖異常的患者要少吃。
最後,吃堅果要吃原味的,調味堅果往往加入了大量的鹽和糖,不利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