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或再起衝突?美國態度被曲解,印度可能會「出手」

2019-08-11     武器正能量

(印控克什米爾局勢已經越來越緊張,鐵絲網和荷槍實彈士兵隨處可見)

在前一段時間巴印爆發激烈空戰,印度吃了大虧之後,國內外輿論就認為,以印度人的行事風格,印度一定會報復。但是,受印度國內政治動向的影響,印度報復巴基斯坦的可能最終也讓位給印度國內政治活動。而在現今,在印度國內政治活動已經結束的情況下,印度很可能已經開始推進報復計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做文章。

據了解,在近日,印度突然在印控克什米爾問題上出手,打破巴印保持幾十年的克什米爾問題默契,突然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高度自治地位,將印控克什米爾一分為二,從高度自治地區轉變為印度中央政府直轄區。與此同時,印度方面還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增加了軍事力量部署,據媒體報道,印度已經以安全問題為藉口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增派3萬軍隊,印度現今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總兵力也達到近10萬人規模。而且,根據最新的消息,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冒險動作,已經引發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民眾的強力反應,印度軍隊據稱已經開槍,並造成人員傷亡。

而作為印度的老對手,對克什米爾地區局勢同樣敏感的南亞大國,巴基斯坦方面也已經做出反應,降級和印度的外交關係,並對印度關閉部分領空。受此影響,鑒於克什米爾地區問題對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敏感程度,輿論也認為,巴印新一輪的軍事衝突也一觸即發。而作為有核國家,巴印一旦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甚至導致全面戰爭,核戰爭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而印度此舉也明顯是有原因和目的的。

印度新冒險有兩個原因目的

(最新消息是印度已經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開槍,並逮捕超過500人)

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是巴印的老問題,對於克什米爾問題,巴印雙方也都很敏感,任何一方在此地區做出激烈動作,都有可能導致雙方的直接軍事衝突,甚至全面戰爭。實際上,在歷史上,巴印雙方就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過兩次全面戰爭,在這兩次全面戰爭之外,雙方因該地區的問題也是齷齪不斷。因此來說,印度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挑起克什米爾爭端,明顯也是有深層原因的,印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第一個原因目的,轉移國內矛盾:在世界上,挑動民族情緒,挑起和國外的衝突、轉移國內矛盾視線一直是一個可行的政策思路,很多國家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國內激烈矛盾之時,也都會想到這個思路,而印度就是這個愚蠢思路的堅定奉行者。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和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印度就曾因國內的經濟矛盾問題挑起和鄰國的軍事衝突,雖然印度這兩次轉移國內視線的努力都因為鄰國的軍事實力優勢徹底失敗,但是,在其後,印度並沒有放棄這個解決國內矛盾和問題的思路。而近日印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動作,很可能也是受此思路影響。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高度自治的地位在印度國內一直不受待見,印度人也一直想要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只是,受克什米爾問題的敏感程度影響,印度人的這個夙願也一直沒有達成。在印度現政府上台之前,為了爭取國內民眾支持,印度現政府就提出了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的施政綱領。但是,對於這個施政綱領,印度現政府也很謹慎,在現政府第一個任期也一直沒有挑起這個問題、兌現當初的承諾。實際上,印度現政府在以前也不敢冒然挑起這個問題。但是,現今的局勢則完全不同,印度現政府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做出動作。

(面對印度的冒險動作,巴基斯坦已經激烈回應,在外交領域做出反應,但是,在印度國內,印度人仍在歡慶「勝利」,而這種勝利的背後則是印度國內民族情緒的升高,巴印新的全面戰爭危險越來越近)

在印度現政府執政的第一個任期,受國際經濟發展局勢,尤其是美元周期的影響,印度經濟也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在當時,印度人甚至認為用不了多久時間,印度就會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受此影響,印度現政府在當時也保持了足夠的國內支持率,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轉移國內視線。但是,進入今年以來,印度經濟急轉直下。

根據印度官方發布的信息,今年開年以來,印度國內經濟增長率明顯放緩,在今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長率已經下降到5.8%的低位,收穫5年來最低增長數值。印度此前還在炫耀的、「經濟增長率最高大國」的說法也已經成為一個笑話。與此同時,在近期美國降息之後,印度在近日也再次降息,下調基準回購利率35個基點至5.4%,以支撐經濟增長。而實際上,這已經是印度央行今年第四次下調回購利率。

受此影響,印度國內對政府發展經濟不力的指責聲音已經出現,且聲量越來越大。而在印度民間,因經濟問題導致的對政府不滿情緒也在升高。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就有可能會以兌現上台前施政綱領,即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特殊地位的方式爭取民意。而且,從印度國內對這個問題的不滿程度、以及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特殊地位後印度國內民眾的反應來看,印度此舉還是很不錯的執政手段,也能達到目的。

第二個原因目的,阻止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經濟發展:眾所周知,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從未劃定雙方都認可的國界線,巴印在克什米爾地區現今的分界線實際上也只是軍事分界線而已。而對於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印度也有很大的戰略想法。印度認為,整個克什米爾都應該是自己的,巴基斯坦現今實際控制的巴控克什米爾也只是戰爭的產物,印度必須「收回」巴控克什米爾地區。

(印度政府也正在享受軍事冒險帶來的國內民意支持度紅利)

而且,對於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的狂妄想法,印度國內態度一直很一致。印度從上到下都認為整個克什米爾地區理所當然屬於印度,從印度獨立建國開始,印度政府和民間就在堅持這一點,從未改變。受此影響,印度就非常不希望巴基斯坦方面提高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經濟和生活水平,更不希望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成為巴基斯坦重要經濟區。

但是,巴基斯坦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明顯有完全的主導權,發展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經濟也一直是巴基斯坦的政策之一。受此影響,藉助和周邊鄰居的特殊友好關係,巴基斯坦方面在最近一兩年也開始加速發展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經濟。而且,受戰略地理位置的影響,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已經和巴基斯坦全國性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特殊友好鄰國的經濟發展大戰略聯繫到一起。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印度的角度來看,若任由巴基斯坦推動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經濟發展,印度想要奪占巴控克什米爾、完全占領整個克什米爾地區的戰略想法就更加不可能實現。而印度在近期,突然撤銷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特殊地位、挑起克什米爾緊張局勢的做法就有阻止巴方的目的。

而且,在印度撤銷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高度自治地位之前,在巴印克什米爾軍事分界線附近的炮戰中,印度就炮擊了巴基斯坦在巴控克什米爾新建的民生工程水壩項目。同時,在最近一兩年,印度也一直在指責和阻撓巴基斯坦發展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經濟的努力,並宣稱巴基斯坦的做法是侵犯印度「主權」。

因此來說,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動作,目的很可能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和阻撓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經濟發展。而為此,印度也很可能會做出更多動作。

(美印關係快速發展,美巴關係問題不斷的現實很可能讓印度誤判美國態度)

印度有可能會做出更大動作

巴基斯坦和印度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都很敏感,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高度自治地位之所以存在幾十年之久,其實也是受此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的新動作也極有可能會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巴基斯坦和印度因此發生全面戰爭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和外界的擔心不同,巴基斯坦和印度並不會爆發核大戰。巴基斯坦和印度雖然都是有核國家,但對核武器的使用,雙方預計都會非常慎重,不到萬不得已,不到滅國邊緣,雙方預計也不會動用核選項。而且,作為此次緊張局勢的發起者,印度的目的明顯也不是完全的、一次性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奪占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實際上,印度也不可能實現這個想法。受此影響,巴印即使在今年爆發衝突,甚至全面戰爭,也只會是常規戰爭,全面的地面戰爭都不太可能出現,更不用說核戰爭了。

從印度軍隊在前一段時間巴印空戰前後的軍力調配來看,海軍和空軍很可能會在巴印可能的戰爭中發揮較大作用。一旦雙方爆發全面戰爭,印度一定會動用海軍封鎖巴基斯坦海域,並和巴基斯坦空軍展開較量。而在地面方面,爭奪自然也是不會缺席的,但是,力度很可能不會太大,印度也沒有能力在地面完全擊潰巴基斯坦軍隊,也沒有能力奪占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而巴印可能的戰爭的規模和等級,至少印度方面也需要考慮美國的態度,實際上,印度此次挑釁很可能就是美國默許的。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民意已經開始反彈,而這還只是開始)

印度此次挑釁很可能是誤判了美國態度

印度當然清楚,以美國現今的國力,印度想要在克什米爾地區實現自身戰略訴求,明顯離不開美國的許可。在近日就有一名印度政府內部人員告訴印度媒體,「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曾在8月1日參加東協外長會期間,將印方對克什米爾的計劃告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而且,媒體也爆料稱,這次通報已經不是印度對美國的第一次通報,在此之前,印度也曾向美國做出通報。而從美國、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近幾年的關係變化來看,至少在印度看來,美國是支持印度立場、支持印度行動的。

同時,印度在和美國的前期協調中,也必然會將自己的計劃和美國近幾年的大國競爭戰略聯繫到一起,並以此獲得美國的支持。但是,美國預計也不會讓印度人如願,而印度也很可能誤判了美國的態度。

在近幾年,受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的影響,美國也著重強化了美印關係,並極力拉攏印度參與美國的大國競爭戰略。為了這個目的,美國甚至不惜得罪老朋友巴基斯坦,在巴印近幾年的很多矛盾中偏向印度,並疏遠巴基斯坦。但是,美國也不會完全放棄巴基斯坦。

美國和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夠保持幾十年的特殊友好關係,巴基斯坦戰略地理位置是最重要原因,而在巴基斯坦這個戰略地理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仍在持續的背景下,美國更是不可能完全放棄巴基斯坦。而且,美國明顯也承擔不起巴基斯坦國內全面混亂的代價。

受此影響,目前正在巴基斯坦訪問的美國負責中亞和南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愛麗絲韋爾斯就公開對外表示,「印度並未在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前將此事告知美國」。明確否定了外界關於「美國默許印度行動」的猜測,並向印度釋放信號。

美國國務院也在印度冒險動作後第一時間公開喊話稱,「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克什米爾問題進行直接對話,並呼籲在爭端升級時保持冷靜和克制」。

而從美國近期對印度新冒險的官方立場、以及美國以往的處事風格來看,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全面戰爭,美國必定不會完全支持印度,而印度對美國的想法也只能是再一次的戰略誤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lVVg2wBvvf6VcSZHu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