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石家莊迎來了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三場雪。這場雪也離不開人工增雪的功勞,石家莊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分別在鹿泉、高邑、晉州、井陘、元氏、贊皇、趙縣進行了人工增雪作業。
昨日下午,記者在西山森林公園人工增雪火箭彈發射作業點看到,指揮員發出3、2、1發射的指令後,4枚增雪火箭彈順利升空。據了解,當天下午,高邑縣、贊皇縣、元氏縣、井陘縣、鹿泉區和晉州市開展了人工增雪作業,共發射24枚增雪火箭彈。
抵達現場後工作人員拆下發射架罩衣
測量發射信號
打開增雪火箭彈包裝取出火箭彈
打磨火箭彈發射觸點
石家莊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工程師晁增元介紹,這場降雪可以有效降低西部山區的森林火險等級,同時還能起到凈化空氣和增加土壤水分的作用,有助於冬小麥生長和降低污染指數。
發射增雪火箭彈
從石家莊市氣象部門了解到,雪姑娘今天將逐漸淡出人們視線,氣溫開始爬坡,預計最高5℃。明天,隨著天氣的轉晴,最高氣溫有望升至7℃。
從昨天早晨開始,我省南部的邯鄲等地率先出現降雪,隨後降雪範圍逐漸向北部蔓延。中午,石家莊、保定等地先後飄起了小雪花。夜間,張家口北部、承德、唐山北部、秦皇島北部局部地區有中到大雪。今天夜間,這次降雪過程基本結束。
人工降雪是怎麼回事?
高空的雲是否下雨,不僅僅取決於雲中水汽的含量,同時還決定於雲中供水汽凝結的凝結核的多少。即使雲中水汽含量特別大,若沒有或僅有少量的凝結核,水汽是不會充分凝結的,也不能充分地下降。即使有的小水滴能夠下降,也終會因太少太小,而在降落過程中途蒸發。
基於這一點,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即根據云的情況(性質、高度、厚度、濃度、範圍等),分別向雲體播撒致冷劑(如乾冰、丙烷等)、結晶劑(如碘化銀、碘化鉛、間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亞鐵等)、吸濕劑(食鹽、尿素、氯化鈣)和水霧等,以改變雲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質,干擾中氣流,改變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長程,達到降水之目的。
人工增雪的原理與增雨相同。
人工增雪首先必須天空里有雲。能下雪的雲,棸0℃以下的「冷雲」。在冷雲里,既有水汽凝結的小水滴,也有水汽凝華的小雪晶。但它們都很小很輕,倘若不存在繼續生長的條件,它們只能像煙霧塵埃一樣懸浮在空中,很難落下來。我們在冬天裡經常能看到大塊大塊的雲彩,就是不見雪花飄下來,因為組成這些雲彩的雪晶太小,克服不了空氣的浮力,降水能力很差。如果在雲層里噴撒一些微粒物質,促進雪晶很快地增長到能夠克服空氣的浮力降落下來,這就是人工增雪的功勞。
特別提示:未來三天我省氣溫持續較低,石家莊、邢台、邯鄲等南部地區最高氣溫在5℃左右,最低氣溫將降至-6℃左右,天氣寒冷,提醒公眾外出時注意防寒保暖。降雪對交通出行不利,一定要謹慎駕駛,注意交通安全。
來源:燕趙晚報、百度百科
實習編輯: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ZurDW8BMH2_cNUgKX7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