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一碩士論文被爆全文抄襲他人,只有致謝改了導師名字

2019-11-01     學術資源大全

來源 | 山東商報

編輯 | 學術君

日前,在京就讀的碩士研究生李樂(化名)告訴記者,他在中國知網查資料時,被自己發現的一篇論文「震驚」了,「居然抄得那麼誇張」。


事情發生在2018年7月30日。當天,該生在查資料時發現,一篇發表於2008年,署名為東北大學孫強的碩士學位論文與一篇發表於2006年,署名為山東大學鄧蕊的論文近乎「一模一樣」。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這兩篇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居然被人同時引用在一篇發表於2016年的論文中。劉超亮為該文作者之一,目前在濰坊科技學院執教。


時至今日,這三篇論文依然都掛在中國知網上。

甚至連最後的致謝

也只是改了導師的名字




「兩篇論文的標題、目錄都一模一樣,正文基本也是完全一致,甚至連最後的致謝,也只是改了導師的名字。」
2018年7月30日,李樂在知網看到兩篇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隨後,他將發現公布在微博上,但一直並未獲當事者回應。


記者在中國知網找到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關於影視動畫、遊戲引擎。其中,山東大學軟體工程專業鄧蕊的論文率先發表,發表日期為2006年4月5日,論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創作與實現》。該文有導師簽名手跡。


在鄧蕊的論文發表兩年後,2008年4月1日,東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孫強的論文也掛在了知網上。論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設計與實現》。


記者下載了兩篇論文,通篇閱讀後發現,孫強與鄧蕊的論文標題僅差兩字,但在內容上正如李樂所說,近乎「一模一樣」,連最後的致謝部分,也僅有導師名稱等微小差別(如圖)。李樂曾在微博中表示,孫強「全文照抄」了鄧蕊的論文,「這種全文照抄,一字不漏的情況實在太可氣了,有沒有人管?」

兩篇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

又被另一篇論文同時引用


讓李樂「震驚」的還有另一篇論文。


在鄧蕊的論文發表10年後,2016年7月15日,一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設計與實現》期刊論文也掛在了知網上,該文發表於《藝術科技》月刊,月刊主辦單位為浙江舞台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該文標題與孫強的論文標題相同,論文較短,篇幅只占該月刊雜誌的一個頁碼。


李樂發現,在該論文下方列舉的4篇參考文獻中,有兩篇分別為孫強與鄧蕊的上述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讓李樂在微博中忍不住感嘆,「09年那篇也是抄的,你心裡沒數?」


記者在知網下載該論文後,發現該文確實將鄧蕊與孫強的論文同時列入參考文獻中。該論文作者為劉超亮與李亮,文末有作者簡介。劉超亮,男,山東濰坊人;李亮,河南宜陽人。兩人時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講師。

知網:校方或期刊方負責查重

東北大學方面尚未答覆


「查重肯定查不過」,記者就兩篇論文詢問了知網方面,知網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知網發表的期刊文章和學校論文等,都是期刊或學校方提交的,「期刊編輯和學校老師接收文章之前,肯定會查重。知網只是進行審核授權等程序,如果發現抄襲現象,可直接聯繫學校或期刊方」。


公開資料顯示,所謂查重就是將寫好的論文通過論文檢測系統資源庫進行比對,檢測論文的原創度。


10月23日上午,記者聯繫到了鄧蕊寫作這篇論文時的指導教師。這位老師目前就職山東大學,他表示,知道這件事,「已經很多年了」。這位老師說,論文抄襲是國內外都存在的一種現象,如果要追究「抄襲」者的責任,應該和鄧蕊進行聯繫。由於鄧蕊已經畢業多年,這位老師已無鄧蕊的聯繫方式。


23日,記者就此情況向東北大學方面諮詢,東北大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將情況反饋後,會答覆記者。但截至發稿前,記者未能等到東北大學方面的答覆。此外,記者一直撥打孫強論文指導老師李丹程的辦公電話,未能打通。


記者查詢了解到,2018年4月份,就有媒體報道過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08屆碩士畢業生孫勇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的事情。校方在調查取證後,撤銷了孫勇的碩士學位。

當時看了不少文章

也沒有通篇閱讀,沒有太關注這個


經查詢,同時引用孫強與鄧蕊論文的劉超亮,目前在濰坊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執教。10月23日上午,記者輾轉聯繫到了劉超亮,他承認參與了該論文的寫作。


「這個我看了,重複率挺高的。」關於鄧、孫兩篇論文,劉超亮表示,在兩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這個重複率的話,可以認定抄襲了」。


對於為何會將兩篇論文同時引用到同一篇論文中,劉超亮表示,「當時看了不少文章,再說也沒有通篇閱讀,沒有太關注這個」。

本文來源:山東商報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T1bKm4BMH2_cNUgx6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