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血管與人同壽」。
一旦血管發生堵塞,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血管「堵塞」後,睡覺時會有3個表現,一個不占,說明血管還健康
1、肢體酸痛
血管堵塞後,四肢會出現明顯的酸痛感。特別是在晚上睡覺時,疼痛感尤為明顯,醫生上稱之為「夜間靜息疼痛」。
也就是說,酸痛多發生在夜間肢體不活動時。多半是血管發生堵塞,導致了血液循環不暢所致。
若此酸痛感日益加重,且疼痛難以入眠,很有可能是血管堵塞較為嚴重,最好去醫院及時檢查。
2、手腳冰涼
血管堵塞,血液流動不暢,肢體血液供血不足。長時間下去,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甚至是發麻的現象,尤其是在夜間睡覺時。
此時,可以用手去觸摸腳背最高點,看有無脈搏跳動。
若跳動較弱,或感覺不到跳動,很有可能是血管堵塞所致。相反,血管還不錯,還算健康。
3、頻繁流口水
若已經排除是口腔疾病的情況下,一個人頻繁流口水,此時需要注意可能是腦血管出現了堵塞。且,流口水的位置多半是單側流口水。
同時伴有嘴角歪斜,眼睛閉合不嚴的現象。如果有此現象,很有可能是腦血管出現了堵塞。
血管不好,生活中少做這三件事:
第一件:常吸煙
研究發現,臨床約80%左右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均有吸煙史。
此外,煙中含有250多種有害物質,進入到血管內,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從而影響到血液粘稠度。
並且,經常抽煙,還有可能進步一升高血壓,加速血管堵塞。
第二件:多葷食
現如今,很多人「無肉不歡」。長期吃葷,會導致身體內攝入較多的脂肪,蛋白,營養過剩,從而就會以脂肪的形式沉積於體內。
且,從一定程度上增加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升高體內血脂,增加血液粘稠度,導致血管堵塞。
第三件:愛生氣
俗話說「氣大傷身」。生氣時,人體會處於應激狀態,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導致血管痙攣收縮,危害血管健康。
此外,生氣時會影響到心臟的跳動節律,從而會促使血壓升高。
若,血管某處變硬、變薄,很有可能因此出現血管破裂。
養血管,想要血管健康,謹記:遠2物,控2處,動2處
遠2物:
1、高鹽食物
研究發現,若食入體內大量的鹽,在短短的30分鐘內,血管就會出現擴張的現象,從而會升高血壓。並且,會加重心臟的壓力,導致心肌功能受損。
因此,對於高鹽食物來說,儘量少碰。
如:鹹菜、臘肉、泡菜、鍋巴等等。
2、高糖食物
糖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體內,會直接在體內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
從而就會升高血脂,誘發血管堵塞。因此,日常想要血管健康,少吃高糖食物。
控2處:
1、控制血壓
高血壓與大多數的心腦血管疾病「脫不開干係」。血壓飆升,不僅會誘發腦出現、心梗、腦梗的出現,還有可能會因此喪命。
但,生活中很多人會忽略此疾病。因此,平時應勤檢測血血壓,尤其是清晨與傍晚。
建議:清晨的6-9點,晚上的17-20點,是血壓升高的主要時間段,最好各測量1次,高血壓患者需額外增加1-2次。
2、控自由基
除了他汀類藥物,美國加州大學有研究發現,高血脂者血管長期受人體自由基侵害,導致血管內皮被持續破壞,彈性變差、脂質更容易沉積增生,堵塞血管。
多攝入自由基的天敵-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減少脂質沉澱,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管壁彈性及冠脈流量,穩定血脂。
生活中,多酚類、花青素、硫辛酸、黃酮類、維生素E、C等,都是不錯的對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劑。
它們多存在於花草茶中,特別是雁台菊,抗氧化劑含量多且無多餘熱量,多喝有助溶脂排脂,降低血脂、養護血管。
動2處:
1、甩手
身體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上半身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然後做前後交叉甩手。
頻率:每日一次,每次30-50下,動作幅度逐漸增加。
作用:甩手可以活絡整個上半身的肌肉,帶動經脈,氣血的運動,調節身體的血液循環,呵護血管健康。
2、抖腿
身體直立,雙腿或單腿抖動。
頻率:每日一次,每次抖動20-30下即可。
作用:經常做抖腿動作,可以增加腿部的供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血液流通,保護血管健康。
注意:抖腿動作,是專門為久坐一族提供的,一種保護血管健康的懶人方法,並不能代替戶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