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屬於它的古老街道
每個時代都曾留下它的光輝色彩
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老街記憶
並深藏於心
身 份 與 坐 標
大佛腳下,一條老街——龍泓路
左起東岸岷江大橋,右至碧山路
老街兩旁的房屋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
徜徉在嘉州的老街,駐足不前
隨著生活和城市的變遷,那些我們熟悉的老街正一點點改變他的模樣
老 街 記 憶
雕琢的是面貌,不變的是韻味
這些老房子居民樓是屬於嘉州人專屬的記憶,這是樂山的特色
它承載著人們對於嘉州老街的所有想像
白牆黑瓦,長街迴廊,迴蕩在迷濛的雨霧裡,是老街清響的足音和永久美好回憶……
「老街舊貌」
「紅 牆 磚 瓦」
在老街守著的,只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們,搬出一個小凳子,放在門前,摘著菜,打著牌,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著家長里短,就這樣守著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屋。
「居民舊屋」
「河橋小房」
龍 泓 路 蛻 變
隨著城市規劃的改造,
龍泓路仍然保存了原貌,成為「老嘉州」的象徵
直到最近樂山雙創,這條幾十年的老街的面貌經歷了一場蛻變。
「雙創」過後的龍泓路老街,煥然一新
「文藝塗鴉牆」
「鄉愁記憶」
龍泓路舊貌換新顏,粉刷老牆,舊物利用,牆上繪畫,桔色的小黃花點綴著老街的韻味,巧妙的繪畫印記這老街的歷史底蘊。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牆頭一角」
「簸箕大佛」
龍 泓 路 煙 火 氣
說起嘉州龍泓老街,繞不開的是那些老字號的小店,雖然店鋪狹窄、簡陋,但很多已經經營了二十幾年了,頗有年代感,許多人的青春就是伴隨著他們的小店慢慢遠去,一天天變老了。
可見,別看短短的一條龍泓老街,卻是一個承載著歲月的地方。
「小賣部」
「小芳美發」
「象棋」
龍泓老街的街東主要是民居,街西主要是豆腐店、理髮店、菜市、魚坊、布店等商鋪。雖然老街有些斑駁,但還保留著傳統風貌以及文化氛圍,很適合去走一走,慢慢感受濃郁的傳統生活氣息。
「雜貨鋪」
「裁縫布店」
「老裁縫」
「舊式鎖邊機」
日日年年隨著歲月流轉,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好,多想有一日能夠住在這樣的地方,安靜,沉穩,優雅地老去。
踏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沿途看看老街風貌,任時光慢慢流淌,感受市井文化,它的美等你發現……
「甜皮鴨」
「鞋鋪」
那些承載著回憶的老街小巷,穿越百年,為我們展現歷史長河中的煙火氣
而今的它們,除了人們帶給它的熱鬧,還獨有一股老街自有的懷舊風情
「水果鋪」
「蔬菜攤」
龍 泓 老 街 味 道
很多人不解,龍泓街這麼「舊」,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去「擠」,為什麼?因為這裡的老店,沉澱了許多老嘉州人的味道記憶。
這些簡陋的小鋪面,和那些像流水的兵一樣的大飯店比起來,是鐵打的營盤。
儘管歲月更迭變遷,這裡的味道一直沒變。
「肉蒸籠」
「豆花」
「土豆餅」
「甜皮鴨」
土豆餅、豆花、香腸、臘肉、蒸肉、豆腐、牛肉......這些古味美食,遍布在龍泓街市兩旁。
儘管加工環境顯得簡陋、凌亂,不過個個都是正宗地道的樂山美食。
「臘肉」
「牛肉」
「河魚」
隨著歲月的變遷,這些美食已經在一波又一波的美食新潮流中顯出老態。
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關於龍泓老街的美食記憶還是在龍泓街的街角旮旯里。
「豆腐乾」
「蘸料」
如果說,吃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那麼嘉州人吃的,便是一種情懷,一種回味,一種記憶……感受這嘉州龍泓老街歲月的變遷,依舊是曾經熟悉的味道,回味到當初最美好的童年時光。
「紅辣椒」
「椪柑」
走出龍泓老街,
剛好夕陽西下,光線傾落,
老街像被披上了一層紅紗。
風景超美~
也許,
夕陽都想喚回老街的青春,
回歸她昨日的韶華。
來源:恆旅網 作者:小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