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問答:不知道寶寶長得好不好?這個標準要牢記

2019-08-04     崔玉濤育學園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問題

崔醫生,我家寶寶8個多月。以前一天奶量800ml左右,最近一個月不愛用奶瓶喝奶了(一直混合喂養,但母乳較少)。現在母乳也還是吃的,輔食水果蔬菜泥都吃,但是一天總的奶量已經不到500ml了,每次躺下喝奶粉都要掙扎著起來。現在每天兩頓輔食,一頓米粉大約20g,也不知道這樣他每天到底能不能吃飽。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崔玉濤醫生解答:

寶寶喝奶量下降,家長普遍擔心的除了有沒有吃飽,還有寶寶營養是否足夠,會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等。

其實,無論是母乳喂養、混合喂養,配方粉喂養,還是輔食添加階段,評價喂養效果的第一工具都是生長曲線。

面對寶寶奶量下降,家長應首先按照正常生長曲線反映的身高、體重等生長指征來做判斷。

如果寶寶處於正常生長趨勢,說寶寶的進食量與需求是匹配的,家長可以不用過多擔心,更不要過分地干預寶寶的食量。

其次, 輔食是否過於「有味道」?

在開始添加輔食時,家長需要將所有食材混在一起喂給寶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單一食物的味道刺激過於強烈,從而導致寶寶偏食、挑食,甚至厭奶的情況出現。

寶寶天生喜歡甜味、鹹味,當寶寶過早接觸了調味料或比較甜的食物後,就會排斥味道平淡的母乳、配方粉等。這種情況,家長不能放任。對於1歲之前的寶寶來說,雖然添加了輔食,但絕大部分營養物質以及能量攝入依舊依靠乳汁。

寶寶厭奶,家長要先確定寶寶是因哪種味道而出現厭奶情況的,比如寶寶因為喝多了果汁,習慣了甜味而拒絕吃奶的話,家長可以嘗試在奶里兌一點兒果汁喂給寶寶,待寶寶接受後,再逐漸減少添加果汁的量。

此外,還要保證輔食喂養。

對於問題中這個8月齡的寶寶,建議米粉占每次輔食的1/2,讓孩子一次吃飽,而不是以克數為依據。

關於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進食是否規律來判斷。

這裡所說的「進食規律」,既包括孩子每天的進食時間,也包括他們的進食量。

針對問題中的這個寶寶而言,如果每天兩餐間隔時間差不多,一天的奶量和每餐的飯菜量變化也不大,而且寶寶都是主動地進食行為,那麼這就說明寶寶每頓都能吃飽,家長不用過多干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PAm_XWwBUcHTFCnfFU9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