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期待下一次相逢

2019-11-05   德州冷墨欣語

邂逅那片粉紅色的雲霧海洋,是在故鄉的田野里。「衲田花海」,占地2220畝,由612塊花田拼接而成,自南向北形成黃、紅、紫三大色區,有五十多種花卉,次第開放。

流連於花海,聽花開花落,聞濃郁芬芳,享受著此刻的柔情蜜意。那片朦朧的粉,就在這時闖入視線,如夢如幻,似霧似霞。風過處,粉浪翻滾,真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近前仔細觀察,它成株生長,狀如孔雀開屏。綠色的葉片纖細,頂端生雲霧狀粉色花絮。可它並不是花,標識牌上寫得清楚,學名「粉黛亂子草」。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能越過所有的奼紫嫣紅,直抵眼眸。初次結識,就被它飄逸的美所折服,私自以為,這是故鄉特意為我準備的一份禮物,人也在這紅塵粉陌上,悠然沉醉。

闊別十年後,懷揣著父母的心愿,踏上故鄉的土地,內心充滿感傷。未驚動親友,悄悄選擇一家靜謐的酒店入住,與父母一同,靜靜聆聽故鄉的聲音,默默體味故鄉的味道,細細領略故鄉的風景。

酒店坐落於「古黃河雄壯河灣公園」內,風光旖旎,置身其中,好似遊走在畫里。漫步於「映月橋」上,觀園內大片的生態保育區,頓覺神清氣爽。橋下,河水浩浩湯湯,岸邊,蒲葦迎風招展,水中,蓮葉浮游如萍,林間,飛鳥呼朋引伴。

古黃河又稱黃河故道,特指位於現淮河流域北部區域。古時,由於黃河「善淤、善決」,一經泛濫,令沿岸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發出「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關山點點愁」的感慨。後於清代,將其改道流入淮河,兩岸居民才得以生存。

沿河岸緩緩而行,看蜻蜓河面戲水,聽蟬鳴此起彼伏,感受河水的輕柔,感受歲月的靜好。恍惚間,卻有一幅黑白泛黃的畫面,在眼前浮現,當年,投筆從戎的父親,也是從這裡出發,留下漸行漸遠的背影。

在岸邊席地而坐,面前,小野花怯怯揚起羞紅的臉,狗尾草多情地圍著花兒起舞。有蝴蝶追逐翩躚,有午後的陽光溫柔照撫,不知不覺中,忽忽一夢,回到了小時候。

溝渠邊一簇簇狗尾草、稗子草在瘋長,也有粉色、黃色、紫色的花兒點綴其間。孩子們采來狗尾草,與野花一同編手環,編項圈,你送我,我送你,喜悅溢滿眼角,笑聲飛上藍天。稗子草則嫻靜地立在一旁做觀眾,大家不拿它來遊戲,在孩子們心中,對它另有一份尊敬。成熟的草籽,抖掉了薄敷的輕粉,包裹著日月精華,在北方,它是家禽越冬的口糧。夕陽灑在滿載而歸的母親身上,令她渾身都浴在柔美的霞光里。接下來的日子,會被滿院草籽的清香充斥著,清香,就這樣漫過歲月,撫過了孩子們的童年。

回憶是很說不清楚的一件事,也許是因一首歌,也許是因一句話,也許是因相似的場景。夢醒,惆悵。那清澈單純的時光,讓人如此想念。那樣的世事安然,卻再也回不去了。

草叢裡,蟲鳴聲已少了夏的鏗鏘,有了秋的纏綿悱惻。走過了鵝黃的春,蔥蘢的夏,到達豐厚的秋。年歲越長,越喜歡懷舊,越喜愛獨守寂靜。

人們常說,境由心造,可以一花一世界。這些年,在複雜而擁擠的塵世間行走,內心何曾看到過一朵花的開放?經歷過世事滄桑後,方明白,人生最大的解脫,無非「放下」,最渴望的愜意,無非「自由」。放下煩惱,自在悲喜,不受打擾,過清澈明凈的日子。然而,這看似簡單,卻難以企及。

起身,拍掉身上的草屑,呼吸著夾雜著花草香氣的清新空氣,輕輕地,將自己與父母的靈魂一同安放,陪伴著他們,於故鄉的鳥語花香中靜享安寧。

此時,夕陽倒映在水面,樹影重重,霧靄騰起,河水已籠在青煙里。儘管經過了無數次歲月更迭,古黃河水依舊滔滔不絕,奔流不息。似命運交響曲,時而如絲竹管弦,時而如群馬奔騰。它告訴人們,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抵達終點,而是享受整個生命旅程。一個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平淡的生活中,自我迷失。

俯身與花草再見,揮手與古黃河告別。靈魂可以安歇,身體還需上路。

所有的相逢都是緣分,誰知道下一刻又會遇到哪一朵花,哪一顆草?誰知道生命之舟又將駛向何方?前路漫漫,與光陰並肩而行,不怠慢,不辜負。心存美好,期待著下一次相逢。



【作者簡介】

陸黎君,筆名空谷幽蘭,北大荒第二代。徜徉于山水間,駐足在文字里。用純凈的雙眸觀察萬物,以簡單的文字記錄生活點滴。用一顆淺淡的心,安放每一寸光陰;於一書一茶中,領略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