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孩子都是隨父姓,不光是我們,國外也是如此,這是從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就有的傳統,原因也很簡單,男性是力量和權力的象徵,在爸爸的庇護下,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姓氏隨父親,更能彰顯這一點。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不光能跟著爸爸姓,也能跟著媽媽姓,這樣的家庭通常具備三個特點,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呢。
1、家裡有兩個孩子,通常情況下,家裡的兩個孩子,可以一個隨著爸爸姓,一個隨著媽媽姓,且隨爸爸姓的孩子,通常是男孩。
2、爸爸入贅的情況下,孩子是跟著媽媽姓的。
3、爸爸的姓太特殊,可以跟著媽媽姓。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比如爸爸姓「操」,或者姓「苟」,這些姓氏很難給孩子取名字,權衡一下,也會讓孩子跟媽媽姓。
至於第四種,可能說出來大家都不信,是孩子強烈要求的,比如爸爸的姓太難寫,寫個姓就需要幾十畫,別人都交卷了,孩子還在寫名字,遭到老師和同學的笑話,因此改姓的也有很多,但下面說的這個孩子,明明只姓「丁」,卻要求改姓,說出的理由簡直笑死了。
凡凡是個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天回家,他跟爸爸媽媽說,我要改姓,爸爸一聽就著急了,你要改成什麼?兒子回答,我要隨媽媽的姓,你的太難寫了。爸爸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我的姓要是幾十畫也就算了,可是只有兩筆,你小子別身在福中不知道福。可是兒子的理由更硬,我媽媽的只需要一筆,只需要寫個「2」就好了。
爸爸聽完就樂了,其實,媽媽姓「乙」,有時候寫的匆忙,看著就像「2」,夫妻倆的姓氏都非常簡單,當初領結婚證的時候,工作人員還調侃過他們,將來孩子隨誰的姓,都很有福氣。誰知道真的一語中的,兒子身在福中不知福,選擇了一個更簡單的。
最後當然沒有改成,改姓是非常麻煩的事,孩子只是情緒上來胡鬧一下,當看到班裡有個同學姓「爨」後,再也不鬧騰著要改姓了,因為他的名字真的太好寫了,同學們都羨慕呢。其實,孩子跟著媽媽姓,好處也有很多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說明家庭開明和諧
很多傳統的家庭,想讓孩子隨母姓,必須通過老人這一關,很多老人一聽自己的孫子孫女要跟著媽媽姓,就氣不打一處來,覺得這是荒唐的,所以能夠通過孩子隨母姓的家庭,必然是開明的,家人相處也是融洽的,他們理解媽媽,也理解這樣的事,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也是幸福的。
得到姥姥姥爺更多的疼愛
如果媽媽是獨生女,孩子正好隨了媽媽的姓,姥姥和姥爺是最高興的,他們在骨子裡認為,自己家裡有了傳承人,從此,孩子不光能得到爺爺奶奶的疼愛,也能得到姥姥姥爺的呵護,但這個也有弊端,很多祖父祖母覺得孫子不跟父親姓,心裡會很彆扭,但孩子的血緣是不會變的,總歸是爸爸媽媽的根,想通了這一點,孩子只會得到更多的愛。
說明爸爸愛媽媽
不管是孩子跟著爸爸姓,還是跟著媽媽姓,都是倆人愛情的結晶,如果一個男人甘願為了妻子打破傳統規則,讓孩子冠以媽媽的姓,只能說明他非常愛妻子,愛到了可以忽略一些外在的形式,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這樣的家庭,丈夫有責任感,妻子和孩子能夠更幸福。
您能接受孩子隨母姓這件事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聯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vLulm4BMH2_cNUg0j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