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面積連續7年減少 今年有望增長 種糧大戶:再給我800畝

2020-04-04     央視網新聞

央視網消息:清明前後正是我國主產區早稻生產關鍵時期。今年,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恢復早稻面積。

現在正是南方早稻育秧高峰,在主產區湖南郴州,當地將集中育秧和機插秧服務打包到一塊兒,帶動農民擴大種植面積。種糧大戶李敦貴往年種早稻,都是直接往地里撒種子,最怕倒春寒。今年有了集中育秧和機插秧,按照農時將育好的秧苗栽插到田裡,就可以大大降低倒春寒帶來的損失。

湖南省郴州市種糧大戶 李敦貴:有了這個工廠化育秧社會化服務組織給我做堅強後盾,別說我上半年只增加了800畝,就是再給我800畝,我一樣有信心把它做好。

記者了解到,受倒春寒等不利氣候影響,再加上比較效益低等多種因素,我國早稻面積已經連續7年減少,累計減了1800萬畝。

早稻作為雙季稻第一季,不僅影響當季,還會影響下茬晚稻。因此,今年國家加大力度恢復早稻面積。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統籌整合農業項目資金36.7億元,加大對早稻生產的支持力度。湖南安排財政資金2.1億元,支持早稻集中育秧、機拋秧機插秧。江西安排1.5億元,扶持集中育秧、機插秧等社會化服務,直接帶動農民擴種早稻。

江西省豐城市秀市鎮種糧大戶 雷應國:今年早稻可以補到150多塊錢一畝的政府補貼,我們對種植早稻也相當有信心,我今年就自己也種了2000多畝的早稻。

農業農村部早稻生產調度顯示,目前,湖南、江西早稻面積種植意向均比去年增加150萬畝以上,廣東、廣西意向面積均增加50萬畝,其他省份基本穩定或略增,全國早稻面積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sDWRHEBiuFnsJQVVy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