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節後大盤開市已經過去了三個交易日,與大盤中的大多數股民一樣,持有汽車股的「老闆」們也著實經歷了過山車般心驚肉跳的三天。
開盤首日,汽車股整體大跌,堅瑞沃能(SZ300116)、北汽藍谷(SH600733),長安汽車(SZ000625),一汽夏利(SZ000927)以及一汽轎車(SZ000080)幾隻股票更是在開盤不久後就直接跌停,而滬深股市中,除寧德時代外的所有股票更是無一飄紅。
開盤第二天,恐慌情緒開始下降,大部分交易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補漲回升。除長安汽車(SZ000625)、江淮汽車(SH600418)等四、五隻股票依然延續下跌趨勢外,大部分股票有了1%-4%的小幅回升。
而在開盤第三日交易結束時,除長安汽車(SZ000625)依然以小幅下跌收盤外,其他汽車股保持了一致的「一紅到底」。與開盤第一天相比,多數股票市值已經回升至節前水平。但這並不代表著這趟過山車的結局只是「有驚無險」。
相反,在看似虛晃一槍的72小時中,有著連跌三日,跌幅超過10%的自主品牌巨頭,也有著一騎絕塵,令專家都直呼「看不懂」的獨角獸。在這場大浪淘沙的遊戲背後,為何二者會走向脫離「大部隊」的懸殊結局,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值得玩味。
長安汽車:「戰略」觸底反彈?
2月5日下午3點,節後第三個大盤交易日正式結束。眼看著吉利與長城在首日的正常下跌後紛紛補漲成功,作為自主品牌三巨頭的長安汽車(SZ000625)卻在首日開盤跌停後繼續一路補跌,在第三個交易日以8.98元的價格收盤。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平心而論,長安汽車在2019年的業績並不算十分突出,但回暖的趨勢卻極為明顯。在一、二季度中,長安汽車依舊延續了銷量同比下跌的態勢,但在三、四季度則明顯「多雲轉晴」。
市場對長安汽車四季度的銷量也明顯持有樂觀態度。1月7日,長安汽車發布2019年12月銷量情況,長安汽車銷量為19.37萬輛,同比增長31%。截至1月8日收盤,長安汽車股價上漲2.52%,報收10.98元。
那麼,是什麼讓長安汽車股價在疫情過後受到了如此大的影響?一方面,長安汽車的回暖剛剛起步,投資者擔心錯失2020年一季度的「乘勝追擊」會令2020年的銷售情況再次陷入不明朗的境地。而更重要的一個直接影響,則來自於長安汽車披露的年報預告。
在這份2019年度業績預告中,長安汽車給出了2019年度業績下滑,凈利潤虧損24億元-29億元的預告。這與券商普遍預測的虧損8億元左右出入較大,也成為了節後開盤長安汽車股價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
儘管帳面數據並不好看,但長安汽車也並非真的「愁雲慘霧」一片。有人指出,這筆帳單顯然沒有將幾項重要盈利收入計入2019年,其中包括出售PSA所得6億元利潤,以及新能源補貼10億元利潤等。
分析者認為,長安汽車可能是在進行一項「戰略性取捨」。犧牲一部分2019年的數據,以促成2020年公司業績的「復興」。而這也是車企常常採用的財務手段之一。因此,長安汽車的業績究竟是真的「跌入谷底」還是籌划著一出「柳暗花明」,還需要結合第一季度的利潤報表來判斷。
寧德時代:除了機遇,還有泡沫
即使跳出汽車股這一領域,放至整個大盤來看,寧德時代都是「節後最讓人驚艷的股票」這一獎項的有力競爭者,長期盤踞雪球等軟體的熱搜前五名。
節後第一個交易日中,寧德時代(SZ300750)就成為了汽車股中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硬扛下了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隨後,在2月2日、2月3日兩個交易日都迅速封漲停板。股價從129元一路飆升至163.79元,稱之為股票中的國版「特斯拉」也並不為過。
而寧德時代能夠一路瘋漲的主要原因,依舊離不開特斯拉這隻妖股的推動。2月3日早7:30,寧德時代一紙《關於與特斯拉展開業務合作公告》準時上線。儘管此前外界已經對這次合作知根知底,但選擇在這時官宣無疑還是為寧德時代披上了一層「金鐘罩鐵布衫」。
值得玩味的是,在這個正式公告書中,寧德時代表示雙方合作的具體訂單數量事實上並不確定,還需根據以後的實際需求進行計算。但顯而易見的是,外界並不十分在意寧德時代究竟能夠從特斯拉的身上賺到多少錢,最關鍵的是能夠與特斯拉達成長期合作,對於寧德時代來說,是一塊比同BBA以及任何一家傳統車企合作更大的「金字招牌」。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究其根源,還是因為特斯拉對電池品質的苛求。目前,特斯拉所合作的電池廠商僅有松下、LG兩家,而寧德時代的加入則側面證明了其擁有不輸前者的實力。這對於剛剛脫離「白名單」保護的寧德時代來說,比直接的訂單數額來的更有意義。
然而,正如持股特斯拉的商業大佬何小鵬都公開直言「看不懂特斯拉上漲的邏輯」,寧德時代的狂飆突進中,也藏著不小的泡沫陷阱。資本市場的狂熱並非都與實體業績掛鉤,在特斯拉不講道理的瘋漲背後,隱藏著馬斯克幾次高呼「投機者想要做空特斯拉」的警告,而寧德時代的163.79元高位下,想要趁亂做空的投資者也不在少數。
綜合來看,儘管汽車股在短短三日中著實經歷了一回「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的劇情,但無論是長安汽車還是寧德時代,其在這三日股價「輸」或「贏」的主要動因都並非與大環境相關,這或許能夠給予車企們一個有些寬慰的信號,那就是市場對於特殊時期下的汽車行業受影響程度依然樂觀。
而從對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兩隻股票的具體分析中也不難看出,儘管這三日的漲跌頗為戲劇性,但其實各自仍有著更深層次的危機與機遇。2020年的這一場硬仗中,沒有人穩操勝券,也沒有人已經出局。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