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陽光下的黑色交易!樂亭公安局偵破首例拐賣兒童案件

2020-04-22     環渤海新聞網

戳穿陽光下的黑色交易

樂亭公安局偵破首例拐賣兒童案件

通訊員 劉如濤 趙立傑 記者 魏偉

一對順產的雙胞胎男嬰,在襁褓中就分別以2萬元、7萬元的價格,被月子裡的年輕母親出售。這是發生在樂亭的首例拐賣兒童案件。樂亭縣公安局湯家河派出所重拳出擊,迅速揭開了謊言掩蓋下的交易黑幕,將犯罪嫌疑人悉數收入法網。

不為所惑 立案調查

艷陽高照,春光明媚。3月23日上午,樂亭湯家河派出所匆匆來了一位神秘的來訪者。來訪者叫趙蘭(化名),33歲,離異,無業,小學文化,中等身材,體格健壯,打扮時尚。趙蘭神色慌張地說,前不久她生下第三胎,是個男嬰,前兩胎為一雙兒女,離異時領養了女兒,今年3月又生下一男孩。月嫂劉玲(化名)是從網上以每天200元雇的。趙蘭孤兒寡母,又生下了三胎,沒有撫養能力。劉玲看透其心思,便介紹送人抱養。對方是農民陳秋菊(化名),抱走男嬰時留給趙蘭2萬元作為補貼和營養費。如今,趙蘭後悔不已,求助派出所幫其把孩子要回來。

從警23年的所長鄭建軍,當過刑警、經警,辦過許多大案要案,經驗和警察職業的敏感,使他對趙蘭的述說感到蹊蹺,下意識地覺得事情並非那麼簡單,且趙蘭有盜竊前科,對所問月嫂、抱養人等有關情況支支吾吾,很不靠譜兒。由此初步判斷,這有可能隱藏著一場買賣嬰兒的黑色交易,報案人也許就是作案人,遂決定組織民警對此展開調查。

順藤摸瓜 水落石出

辦案民警走訪了縣城幾家醫院和多處月嫂中介所,在調取的材料中仔細梳理,發現了一個始料不及的情況。3月6日,趙蘭在縣城某醫院住院,生下雙胞胎男嬰,次日出院入住縣城某普通旅館。另據目擊者介紹,趙蘭不像闊綽人家的少婦,花錢不大手大腳,不過產後的半個月里竟幾易月嫂。

辦案民警以此為突破口,尋找到最早雇來的月嫂劉玲。劉玲是來自農村的婦女,對所詢問情況和盤托出。劉玲有個外甥女叫陳秋菊,住在縣城附近農村,靠多年養殖平菇,日子過得很好,就是婚後一直沒有生育,總想抱養個孩子,男女皆可。這回機會來了,3月10日,劉玲從中牽線搭橋,以2萬元的價格說允,陳秋菊滿心歡喜,挑選了其中的一名男嬰抱回家中。

警方隨即開始尋找另一個男嬰。辦案民警判斷,應該是從月嫂那裡走漏賣嬰兒的風聲。果然不出所料,調查結果證明,短短几天,便有多人來看嬰兒,均與月嫂有關。3月21日下午,一名農村老年婦女李悅馨(化名)帶了幾個人興致勃勃地找上門來。她是上午聽一個月嫂的婆婆講有嬰兒賣,並要價7萬元。李悅馨喜出望外,因為她的女兒女婿都40歲了,在城市上班,學歷高、工作好,住房也寬敞,就是缺一個孩子。為了給女兒圓有個孩子的夢,她懷揣湊齊的7萬元來到旅館,但買賣並不順利。趙蘭開口要10萬元。李悅馨不認可,但又不願放棄這個機會。雙方几經討價還價,又有人從中說和,最後趙蘭還是答應李悅馨出7萬元將男嬰抱走。

兩個一樣的雙胞胎男嬰,十天中價格相差5萬元,使得趙蘭心理不平,忐忑不安,便到派出所打探情況、尋求幫助。這正如開始所長鄭建軍所料。

法理不容 好夢難圓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大概在7%至10%,並呈上升趨勢。

在社會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農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多樣、生活保障的多元,並沒有完全改變一些人的傳統觀念,特別是「傳遞香火」的傳統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家中沒有下輩人,總是覺得沒有顏面,生活也好像少了一些應有的色彩。即使年輕人能夠接受自己的現實,作為父母的心中也總有缺憾,時刻想著千方百計為兒女圓這個夢。但他們沒有想到,當嬰兒長大成人、走向社會,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問起當初的情況,他們該做怎樣的回答?

沒有收買,就沒有拐賣。圓夢催生了嬰兒的買賣。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罪》和第二百四十一條《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買賣兒童不僅是違法行為,而且是犯罪行為。即便是嬰兒的父母,出賣自己所生的嬰兒,也是構成拐賣兒童罪。購買的一方則構成收買被拐賣兒童罪。將自己親生的嬰兒送給他人撫養,並利用送養之機以營養費為由,向收養人收錢,已構成拐賣兒童罪。而明知他人以出賣為目的,仍為其介紹買賣,構成拐賣兒童共同犯罪。

日前,兩個男嬰已回到親生母親趙蘭身邊,9萬元錢已經追回。派出所正協助趙蘭為嬰兒上戶口,以確定合法身份。目前,趙蘭因涉嫌拐賣兒童罪已被監視居住,陳秋菊、李悅馨涉嫌收買被拐賣兒童罪被取保候審,此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qXCo3EBnkjnB-0z_H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