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細作 840匹Skyline GT-R(BNR32)參上

2020-09-16     無敵改裝車

1989年,GT-R(BNR32)遠赴歐洲征戰A組房車賽以及勒芒24小時耐力賽,連當時稱霸車壇的福特Sierra RS500也成為其手下敗將,從此GT-R的威名讓世界震驚。在次年的澳門東望洋大賽上,GT-R憑藉650匹大馬力輸出和穩定高效的四輪驅動系統輕鬆摘得冠軍,在圈速上領先對手超過10秒,並留下了快到讓攝影師的鏡頭都跟不上的傳說。使得征戰東望洋多年的BMW怎麼都想不明白,眼前這部其貌不揚的GT-R,怎麼讓M3(參數|圖片)只能在背後吃灰。

隨後賽會為了遏制GT-R的鋒芒,引入了更高組別的DTM賽車來參賽,而更有違競技體育精神的是賽會要求GT-R必須負重140公斤,否則所有參賽車輛將退出比賽。在理論上GT-R的動力可以抵消這100多公斤的負重,但避震系統卻無以承受這樣的重量,由於無法及時得到更硬級數的彈簧(避震系統),最終GT-R僅屈辱的取得了第四名。可想而知,BNR32從誕生一刻就是一台為了征服賽道的恐怖機器。

從誕生的1989年至今,BNR32已經面世30年。如果沒有BNR32在各大小賽事中斬獲殊榮,也許GT-R這個車型、Skyline所有車型絕對不會給人冠以為戰神殊榮。即使把BNR32放在性能車可謂百花齊放的今天,BNR32絕對不會遜色多少。引擎搭載型號為RB26DETT(後繼者R33、R34同樣搭載)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原廠輸出功率可達294馬力/6800rpm,0-100km/h的加速僅需5.3秒。底盤則加入ATTESA E-TS四輪驅動系統和HICAS 4WS四輪轉向系統,其中的ATTESA E-TS完全由電腦控制,在必要時可將最多50%的動力傳至前輪,從而在彎中極限會更高,以更快的速度過彎。由於RB26DETT採用直列6缸的布局形式,在先天上就具有出色的運轉平穩性以及良好引擎的線性輸出,同時採用雙頂置凸輪軸,每缸4氣門的設計。缸體則為加厚的鑄鐵材質,因而缸體受壓臨界點十分之高,因而改裝潛力巨大,只需要經過合理的改裝,換上大號渦輪,即可以隨隨便便擁有過千匹馬力。

圖:RB為RacingBasic,26是排量2.6升,D代表DOHC,E是electronicpetrol injection 電子汽油噴射,TT是TwinTurbo的意思。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一個渦輪被刷到2.4bar,擁有840匹馬力的BNR32案例。

這台BNR32雖說已經超過了25歲,但從車漆等細節看得出被人收拾得乾淨靚仔。前唇和包圍採用了Sunline Racing來點綴,側裙用了Nismo的套組,雖說空力效果不甚明顯,但讓這台BNR32看起來很經典。同時為了輕量化,更換碳纖維部件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碳纖維機蓋可能只為這部BNR32的車頭減重幾個Kg,但是積少成多,很多的輕量化細節就會讓一台車跑得更快。

圖:開孔幫助帶走水箱熱量,同時可以幫助引擎艙更好的散熱和減輕車頭負重,一件多用。

四圓尾燈設計,是Skyline的傳統,從1969年的第二代C10開始一直延續至今,也是SKYLINE的醒目標記。在尾部這台BNR32也沒有多餘的動作,沒有換上GT(參數|圖片)尾翼來營造運動氣氛,不過現在配搭的尾翼也足夠讓這台BNR32在動態時候產生下壓力,使其在彎道和高速行駛時候變得更為穩健,讓尾巴不會因為引擎巨大的扭力變得沒有那麼安分。

這台BNR32最大的魅力是RB26TT引擎裝上了HKS T51 KAI BB(BB指的是Roller bearing,就是滾珠軸承,也就是使用了滾珠軸承渦輪。其好處就是因為結構的原因讓渦輪啟動反應更快。附帶一提的是,因為那個年代渦輪技術還沒有那麼的成熟,所以很多渦輪車採用了兩個渦輪以並聯或串聯的方式來達到理想化的輸出效果,但現在因為渦輪技術成熟,所以渦輪車增加功率只需要換上大號渦輪即可)的大號渦輪,用了HKS GT2泄壓閥配的大渦輪,bar被鎖定在2.4 bar。用了ARP的連杆加上CP的活塞環去重新打造這副機器,這樣的搭配使得這台RB26TT的機器有著840匹馬力的輸出,同時加入了Nismo 的4.1 LSD可以保證引擎猛烈輸出都能保持正常的轉彎等行駛性能。倘若在缸體活塞和連杆再下一點功夫,達到千匹馬力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圖:為了這副BR26TT動力輸出更上一層樓,點火和噴油的細節肯定也得到加強。因而這部BNR32使用了NGK火花塞,同時使用Sard1000cc的噴油嘴。

圖:高馬力的輸出意味著引擎需要充分的燃燒,功率越大的機器對吸入空氣的需求量就更大了,換上HKS的冬菇就解決了進氣問題。

圖:輪轂方面採用了Volk的18寸9J SE37K,並配搭東洋888R 265/35輪胎。避震採用Tein Flex絞牙。這樣,抓地力和支撐性都可以得以保證。

圖:AP的六活塞卡鉗用在這台BNR32前面只能說夠用,畢竟是一台最大馬力為840匹的機器,假如換上八活塞的卡鉗和通風剎車盤的制動系統會更加好。

一台GT-R的精粹在於有沒有Nismo的廠件點綴,那麼用上Nismo的方向盤和儀錶盤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Defi的油壓表。HKS的電壓表和Turbo表在一部性能機器面前,仿佛就是標配,加上一張Recaro的SPG3賽車椅子在激烈駕駛提供了更好的包裹性。其實一台GT-R的內飾是沒有好講的,尤其是BNR34之前的GT-R。畢竟這種為了性能和駕駛而生的車誕生那一刻根本不是為了讓你感受內飾有多豪華的,而是讓你握緊方向盤好好投入地操控它的,如果這樣都需要吹一頓內飾,就難免有點車托的味道。

當然這樣的性能機器除了看起來很誘惑,其實在840匹的面前,手動波箱啟動這種暴力機器絕對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假如不是一個賽道常客,這台BNR32還是放在自己車庫好好典藏一下比較好,畢竟能存在下來的BNR32已經越來越少。被最多人冠以「戰神」的一代GT-R都會逐漸凋零。何況這是一台擁有840匹的戰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kUHlnQBLq-Ct6CZX0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