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不斷渲染大陸對台經濟及軍事打擊能力,怎麼看?

2020-03-03   中國台灣網

【兩岸快評第659期】

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使用「中國病夫」這種惡意侮辱、抹黑中國的標題,大陸方面已經多次發出強烈抗議,並採取了相關反制措施。此事件也引發台灣媒體關注。

有台灣媒體將此事與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重炮抨擊台灣6位主播與名嘴事件放在了一起看,並對此評論稱,出現這樣的爭論,原因是中國大陸對新聞自由的價值判斷,和美國及台灣社會的天差地遠。在他們看來,這種紛爭恰恰說明台灣社會與美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更為凸顯。

如此說法,正應了那句成語:臭味相投。在古漢語中「臭味」實際上指的是氣味,但對於台媒跪舔美媒的阿諛論調,我們就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理解,反而更加貼切。一個把侮辱他人當新聞自由,一個把跟風侮辱當共同價值,這種意識形態的疾病,可能比新冠肺炎更難醫治。

該評論在竊喜看到台灣與美國「臭味相投」之外,也發出提醒,認為對台灣而言,可能不值得雀躍,反而應該謹言慎行。這句話,倒是說在了點子上。

評論表示,中美兩國利益關係錯綜複雜,不可能因一件小事而分道揚鑣,兩岸之間卻積怨已久,所謂維持現狀早已是表象,尤其蔡英文高票連任之後,並未改變選舉期間的「仇中」、「反中」、「恨中」攻勢,讓民粹對抗更加升溫。台灣若不調整「反中」策略,就算大陸無意對台動武,但與台灣經濟脫鉤卻有如反掌折枝之易。

台媒認為,大陸若認定台灣1450網軍與媒體主播、名嘴一個比一個「仇中」,而且受到他們操弄的人愈來愈多,一旦重新考慮是否要中止或廢除ECFA,或採取更強烈經濟報復手段,讓反中勢力嘗一下「兩岸脫鉤的滋味」,執政黨將得不償失。

對於部分台灣政客及台灣媒體來說,向來擅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渲染大陸所謂威脅,甚至將各種惠台利民政策抹黑成「經濟滲透」。事實上,大陸方面一直誠心誠意,像服務大陸人民一樣,服務台灣人民,不斷給予支持和保護。

台媒所說的大陸對台經濟打擊能力及軍事打擊能力,大陸具不具備?當然;但大陸會不會使用?要看情況。大陸對追求祖國統一和反對「台獨」的決心是無比堅定的。只要有一絲和平統一的希望,就不會放棄和平統一的努力;同樣,只要「台獨」存在一天,大陸方面就必須做好應對各種情況的準備。(文/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