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 | 駿新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儉佩:​紮根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贈人玫瑰手余香

2021-03-31     微社區e家通

原標題:番禺 | 駿新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儉佩:​紮根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贈人玫瑰手余香

村、社區是人民群眾共同生活的家園,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 最後一公里」,是黨員幹部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

當前,全區村(社區)換屆順利完成,新一屆村(社區)黨組織、村(居)委會工作人員走上了服務居民群眾的崗位。本次換屆,是村(社區)兩委任期由3年改為5年後的第一次換屆。

新時代新作為,

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

下一步工作思路是什麼?

如何答好服務群眾的新考卷呢?

近日,鍾村在線開闢了「鍾村街村(社區)一把手訪談錄」欄目,報道各村(社區)兩委今後五年的任期規劃,此為第10期。

施比授更有福,授人玫瑰手有餘香

3月25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駿新 社區居委會,在二樓的會議室,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儉佩接受了我們的訪談。眼前的陳儉佩,土生土長的鐘村人,性格溫和、氣質優雅。

據了解,2006年,陳儉佩參加番禺區相關部門統一組織的招聘考試,被錄取後分配到當時的鐘村社區居委會錦繡服務站工作。2008年1月,錦繡居委會成立,陳儉佩擔任居委會副主任。

10年之後,錦繡居委會一分為二,新成立了駿新居委會,熟悉社區的陳儉佩擔任駿新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居委會副主任。2020年初,陳儉佩代理社區書記。2021年鍾村街村(社區)「兩委」換屆,陳儉佩順利當選,任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談起十五年的社區工作經歷,陳儉佩感慨萬千。她說,「入職之前,以為居委會的工作就是開個證明、蓋個章那麼簡單,入職以後才深刻體會到,居委會工作不僅繁雜瑣碎,而且有些問題比較棘手,不僅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還需要有靈活的工作方法方式。

據了解,當年和陳儉佩一同入職的15個同事,如今只剩下6個人還在居委會工作,另外的9個人已經離職。

陳儉佩入職之前,在一家民營企業做財務工作,深得公司老總賞識,待遇不菲。記者對她離職到居委會工作不解。陳儉佩表示:「在民營企業工作,我面對的主要是數字,接觸面比較狹窄,工作比較單一,而到居委會工作,我面對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幫助人民群眾處理具體事務中,我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在陳儉佩看來,居委會處理的,多數是社區里的「雞毛蒜皮」,繁瑣且枯燥,如果做不好對不起這份工作,更對不起服務的廣大居民。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以來,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心裡所想的總是如何治理好社區,服務好居民,把工作一步一步紮實做到位。

每當一項工作完成,一個矛盾化解,

一個問題得以圓滿處理,

她的心裡就會得到釋然,

有一種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滿足感。

「尤其是看到人民群眾對我們處理的問題樹起大拇指,我就很開心,我堅信施比授更有福。」回首往昔,陳儉佩表示這十幾年自己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除了自身的定力和韌勁之外,更多的要感謝領導的關愛、同事的協助、居民的理解,當然,還要感謝家人的支持。

統籌協調打造宜業宜商宜居宜游社區

駿新社區位於舊105國道旁,管轄面積約1平方公里,管轄範圍包括:錦繡趣園、趣園南街、長江數碼花園、雄峰商城、高沙工業區,管理服務總戶為4930戶,常住人口約15000人,流動人口約60000人。

由於駿新社區不僅有居民小區,還有工業園區和商圈,是一個典型的綜合性社區,開展工作相對來說難度較大。

在談到今後五年社區工作規劃時,陳儉佩溫柔的眼神露出堅定的目光。她說,把駿新社區建設成為「和諧、繁榮、文明、衛生」社區,是這一屆社區「兩委」的奮鬥目標。

建設和諧社區

組織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下沉到各樓層、住戶,宣傳和諧之美,傳遞和諧之音。健全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著力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聯繫社會專業團體和廣大專業社工,不定期走進小區、企業、商圈,開展各項互助共建活動,號召廣大居民參與到共建共治共享中來。 力爭做到讓每一個居民把小區當「家」,把小區的每一個人當作「家人」。

建設繁榮社區

雄峰城商圈位於105國道旁,占地面積340畝,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是集公寓、休閒、購物、娛樂、消費於一體的大規模商業綜合體,輻射順德、廣州南站等區域。

作為服務管理該商圈的主體,社區居委會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也很多。大到雨污分流、垃圾分類、疫情防控,小到住戶與商鋪的各種小問題,鄰里之間的小矛盾,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

為了商圈的繁榮,下一步,該社區「兩委」班子要做到,一是定期走訪商圈,聽取商圈的意見建議,了解商圈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瓶頸,協調街道相關部門進行解決。

二是著力解決商圈發展以後出現的污染、噪音等問題,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三是樹立商圈品牌形象,著力把商圈打造成集娛樂、休閒、消費、購物為一體的現代化、功能齊全商圈。

「我們的打算是,讓居民不出社區,不用到CBD或商貿中心就可以享受到雄峰城的各種便利。」陳儉佩堅定地說。

建設文明社區

社區的共建共治靠群眾,群眾靠發動,發動靠活動,活動靠文化。駿新社區將繼續以建設社區特色文化為重點,以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創新文體活動形式,豐富文體活動內容,擴大文體活動影響力, 傳播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在倡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風尚的同時, 著力打造集居民休閒、民俗、道德禮儀教化、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文化園地。以社區各種文體活動中心場地為依託,常態化開展多項助益社區居民身心愉悅的文體活動項目,在原有的巡河、尋寶、義剪等公益活動的基礎上,增加閱讀、文體、義診、私伙局等相關活動,讓文明之風吹遍社區每一個角落,讓文明言行成為居民自覺。

建設衛生社區

一個社區的衛生直接關係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關係到社區的形象。近年來,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街道與居委會共建,在錦繡趣園打造垃圾分類示範點,引領垃圾分類風氣之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前的一些做法需要調整,一些設備需要更新,對此,居委會將加強與街道相關部門的聯繫,繼續加強垃圾分類工作,對錦繡趣園的垃圾分類設施進行升級改造。 同時以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為標準,徹底解決社區的髒亂差問題。

圍繞以上建設目標的實現,

社區「兩委」將織密三張網:

一是織密「組織網」

把支部建在物業、小區、企業各單元,實現黨組織全覆蓋,把周邊非公企業、個體工商戶的黨員組織起來;建立「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長效機制,引導組織在職黨員主動參加社區環衛整治、鄰里調解、幫扶弱小等工作, 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二是織牢「管理網」

整合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物業、企業等力量,搭建協調議事機制,定期研究解決 社區治理事項, 合理改善社區環境、設施等。建立「你吹哨我報到」工作制度,凝聚各方力量, 齊心協力第一時間處理居民反映的問題,實現更大範圍的共建共治共享。

三是織好「服務網」

組建 社區志願者服務隊 ,結對幫扶社區特殊群體;設立愛心服務卡,記錄志願服務隊參與服務活動情況,提升積極性。通過電話聯絡、微信預約、定時定點等模式, 在社區內開展便民服務,服務到家服務到人服務到位。

陳儉佩表示,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更是治理成交的「晴雨表」,社區治理的好不好,居民最有發言權。為了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兩委」班子將傾聽居民呼聲,並緊跟形勢發展需要,結合社區實際,不斷探索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讓駿新社區更加宜業、更加宜商、更加宜居、更加宜游。

【記者 王建毅】

【編輯 子禾】

通訊員 覃相貌 伍澤生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 微社區e家通鍾村在線(微信號:xxsbejtz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Xdfi3gB9EJ7ZLmJc3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