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5個胃腸養生秘訣!

2020-09-10     武漢國醫堂胃腸醫院

原標題:中醫教你:5個胃腸養生秘訣!

腸胃病往往是由於生活飲食不規律、工作緊張等原因造成的。一旦腸胃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各器官機能的正常運作,人就會生病,誘發導致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自古以來中醫都非常注重養胃,當生活緊張導致腸胃出現毛病的時候,用什麼中醫養生方法可以調理腸胃呢?一起來看看吧!

1、深呼吸

身體坐直,利用腹部上方肌肉的力量進行緩慢的深呼吸練習。該動作能促進胃部的血液循環,調理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

2、揉腹

揉腹,即用手來回按摩腹部,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內臟的一種養生保健法。中醫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勤揉腹,即可以調整脾胃、通和氣血、增補神元、富養腎精、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傷之百症。

3、艾灸祛寒濕

雨水時節「風、寒、濕」當道,所謂「寒從足下生」「濕性重濁」,艾葉煮水泡腳能散寒除濕、溫經通絡,於此時用於防病保健最適合不過。可取艾葉50克加水3000毫升大火煮沸後小火續煮5分鐘,放涼至40-50℃泡腳。

4、脾胃輕

夏日炎炎,出汗多致氣血液津虛虧。若此時再不忌飲食,過量吃喝,使脾胃負擔加重,會出現中醫所說的「子盜母氣」現象,即脾胃氣不足而借調心氣來幫助消化食物,使心氣更加虧虛。所以,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飲食的量,六七分飽即可,使脾胃「輕」下來。

5、疏肝理氣

中醫講「土得木而達」,五行論中的土為脾,而木則為肝。想要脾土健康肥沃,勢必肝經也得暢通無阻。而脾與胃的關係又甚為密切,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胃的「納」是為脾的「運」作準備,而脾的「運」則是為了滿足胃繼續續「納」的需要。

保「胃」健康

脾與胃密切配合,納運相得,才能完成納食、消化、吸收與轉輸等一系列生理功能。所以根據中醫這一理論,想要有個好胃,勢必得疏肝理氣以利脾土,來確保胃的正常運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9MId3QBURTf-Dn578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