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夠盡全力保護孩子周全。只是有時候,給孩子造成傷害的未必來自外界,而是父母自己造成的。
父母在生活中不經意表現出來的態度,一些行為處事的方式,甚至只是一些生活上的喜好,其實都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就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譚,試想一下,如果父親酗酒,孩子整天面對一個醉醺醺的父親,難道不會提心弔膽嗎?
還有那些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的夫妻,即便吵架是成人之間的,即便那些難聽的話是說給對方的。但是孩子站在邊上或者是躲在房間裡面,就不會受到傷害了嗎?
還有那些喜歡把粗話掛在嘴邊,一生氣就把國罵罵個遍的家長。雖然罵粗話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生意上的傷害,但是在精神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孩子受到傷害並不是單純的身體傷害,被打了,覺得疼了。很多時候父母言行舉止上帶來的傷害,更多的是偏向心理上的。
比如:爸爸酗酒,孩子就會持續保持在一種害怕的情緒里。他不知道喝醉酒的爸爸會做出怎樣的事情,也擔心喝醉酒的爸爸會傷害自己或者其他家人。再加上酗酒的人很難控制自己酒醉以後的狀態,就算不會打人,但發酒瘋砸東西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比如:在孩子面前吵架的夫妻,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很容易養成唯唯諾諾的性格。這樣的孩子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生怕自己哪一句話每一個行為就成為父母吵架的導火索。一旦父母吵架,孩子就會覺得非常無助。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戀愛觀以及婚姻觀,變得害怕婚姻。
愛說粗話的父母,所帶來的影響就更加容易理解。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也會像父母一樣脫口成髒並且不以為然。這樣的孩子會讓人覺得很沒有教養,其他孩子不願意與這樣的孩子交朋友,慢慢的這樣的孩子就會變得孤僻,甚至會往更加不好的方向發展。
想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除了一些教導以外,父母以身作則非常的重要
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正如剛才所說,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樣。尤其是在孩子上學之前,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完全的反映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講話注意禮貌用語,平常行為也彬彬有禮,那麼孩子潛移默化當中就會學習父母的樣子,也成為一個禮貌並且乖巧的孩子。
因此如果自家的孩子表現的沒有那麼乖巧懂禮貌,先別急著責備孩子,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得很好。
改掉一些不良的習慣
人無完人,父母其實也都是普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形成一些不良的習慣。養成習慣很容易,改變習慣卻很難。但為了孩子父母也需要儘量的去改掉一些自己的壞習慣。酒可以喝,但不可以酗酒。有矛盾可以解決,但不要吵架更不要動手。
很多父母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說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言出必行。如果是這樣,那就請父母先做到這一些,不要對孩子說謊,答應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千萬不要隨便開空頭支票。
灌輸正面教育
除了父母自己的言傳身教,相關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當中有很多正能量的事情。當身邊發生這樣的事情,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哪些是正確的事情,哪些事不可以做的事情?
除此以外,想要讓孩子能夠得到健康的身心發展,也需要父母長期的堅持,遠離一些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因素的人和事。另外還要讓孩子養成知錯就改的習慣,這一點也可以先從父母做起,當父母做錯事情的時候也可以試著向孩子道歉。讓孩子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只要改正就可以了。
今日互動:你認為外界對孩子的影響大還是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大?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青檸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