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到位!《我和我的祖國》25億背後,正是中國電影崛起的見證

2019-10-14     武俠小王子

截止10月13日,《我和我的祖國》的票房已突破了25億,成功殺入中國電影票房前10,成為國慶長假的最大贏家。

今年的國慶檔遠不同於往年,比起2017年和2018年的相對溫和,在70周年大慶的背景下《中國機長》、《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三部電影,皆取得了好成績。

而《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雙雙破20億,刷新了國慶小長假票房的新高。在宣傳之初,《我和我的祖國》被看成是一部中規中矩的主旋律電影。

由7個短片構成的150分鐘電影畫卷,更刷新了國產電影票房的時長。在點映之前,市場對主旋律電影並不敏感。

可隨著點映口碑的持續發酵,各方好評紛紛襲來。上映之後,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我和我的祖國》皆完勝同期電影,成為了國慶檔當之無愧的王者。

比起國外常見的分段敘事結構,就國產商業電影史而言,多短片敘事並不多見。

早在2003年的《十分鐘年華老去》中,陳凱歌便受邀拍攝《百花深處》,這次以陳凱歌團隊主導。《我和我的祖國》融入了創新和情懷,把對祖國最真摯的情感放入了每一個細節和瞬間。

就創作來說,陳凱歌團隊可謂不破不立,他們用7個小故事記錄了影響共和國從1949年至今,7個感人的瞬間。

7個具體重大事件分別為:開國大典、原子彈爆炸、女排奪冠、香港回歸、北京奧運會開幕、神州11號著陸、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在某些影迷眼中,《我和我的祖國》被看成了7篇以愛國為命題的作文。相互獨立且互有聯結,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才是《我和我的祖國》精髓所在。

這首獻給祖國的讚歌,給了觀眾可視化的感受;電影名和歌名的契合,祖國生日和電影主題的無縫銜接,提供了這部電影持續火爆的動能。

雖在為祖國慶生主題下創作,和而不同的表達方式,保證了每一個故事的獨立性和靈動性。

短片配上作者電影的視角,愛國這一主題敘述過於真實,並展現得充實飽滿、富有情感。

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璐、徐崢、寧浩和文牧野這7位導演來說,每一個導演充分實現了自我表達的同時,獨有的愛國情懷,隨著電影片段的疊加不斷擴散。

當然,團隊之所以選這7位導演,除了導演風格本身有標誌性;就年齡分布來說,7位導演更囊括了50後到80後各個年齡層。

從年齡最大的陳凱歌到年齡最小的文牧野,更似兩輩電影人,他們的成長經歷、眼中的祖國記憶是完全不同的。

或許正因年齡的巨大差異化,才讓每位導演保持獨有的愛國情懷。多個短片獨立成章,也保證了《我和我的祖國》在大框架下自由發揮。

其實在各個故事當中,細節之處尤為感人。

第一個故事《前夜》發生在1949年建國的前夜,管虎導演以小見大,以黃渤飾演工程師的赤子之心和匠人精神,實現了人物性格和祖國的榮耀感的完美統一。

第二個故事,《相遇》更道出了一代人為了集體利益的無私奉獻,60年代國家需要科研人間之際,無數愛國赤子放棄個人名利,投入祖國的現代化軍工事業的建設。

在張譯和任素汐四目相對的一剎那,千言萬語都在心頭縈繞。

包括張譯無聲中透露的愛國情懷,在短片中顯得淋漓盡致;隨著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的那一刻,個人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到了薛曉璐導演的《回歸》片段中,中國軍人的幽默、嚴謹、敬業以及責任心,也每一個細節中都能得到了體現。

在全世界矚目的1997年關鍵時刻,駐港解放軍對時間分秒拿捏的分毫不差,更展現了當代中國軍人一絲不苟的精神。

杜江飾演的軍人目光堅定,表情嚴肅,展現了中國軍人應有的精氣神。在升旗儀式中,升旗手昂揚向上的精神,更讓國際社會為之敬佩。

進入了徐崢的《奪冠》片段後,生活化細節的融入、女排奪冠與每一個個體愛國心的緊密聯結,以小見大,凸顯了中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

陳冬冬少年的赤子情懷,為了能讓自己的長輩看上電視,更充當起了人頭天線,活潑可愛躍然紙上。

因為80年代中國體育崛起形成的這份認同感,得以讓全民實現了最廣泛的參與;愛國心成為了每一個公民自發構成的天然屬性。

最後,其實最讓我感動的莫過於《你好北京》這一短片。

2008年8月8日,全國人民一起為北京奧運會歡呼之時,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更拋了個人榮耀,把奧運會開幕式這一光榮時刻,分享給了首都以外最可愛的人。

汶川人民和首都人民一起,共同感受到了祖國強大所帶來的民族榮耀,首都人民和災區人民心連心,見證了北京讓世界來賀的氣派。

其實,創造性和統一性的結合,促使《我和我的祖國》在各大平台的評分一路飆升。而《我和我的祖國》更囊括了共和國70年的美好記憶,完成度之高出乎所有人意料。

在諸多大事件中,導演皆放低姿態,以平凡人視角記錄了祖國的每一次輝煌。讓觀眾跟隨70年間小人物的情緒一起,感受祖國強大的重要瞬間。

之所以選擇了以上七大時間節點,是因為普天同慶的日子,《我和我的祖國》實現了受眾面的最大化,電影票房一路飆升也在情理之中。

榮耀感襲來之時,愛國成為了情不自禁和油然而生的情緒。

每個細節在給人感動,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正能量足以感染現場的觀眾。看到每一個平凡的個體為祖國激動振奮甚至落淚之時,這何嘗不是你我共同的情懷和人生。

其實在今年夏天,國產電影一度失去了暑期檔的主導權。而隨著《哪吒》在8月讓大盤迴血,國慶檔順理成章崛起;我們更見證了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攀升的勢頭。

隨著《我和我的祖國》大賣,主旋律電影將成為後面電影創作的主趨勢,電影在口碑票房上的雙豐收,便是此類題材受歡迎的最好見證。

而《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和口碑的一路高歌,中國電影也將伴隨著主旋律一路崛起,我們希望中國電影能在正確價值觀主導下,有更好的明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4x5zG0BMH2_cNUg7K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