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布衣天子」,歷史上一共有兩位,一位是漢高祖劉邦,那另一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但是歷史上眾位帝王中對「龍顏」的爭議性最高的,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其中的獨一份!
一個鄉下苦極困極的農家小孩放牛娃,只花了15年,打出了一個天下!
朱元璋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名元璋,也是一位長壽皇帝,活到七十歲高齡,他的傳奇一生,跟他的諡號一樣複雜精彩: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功績斐然的君主,為何「帝王之相」如此撲朔迷離呢?
在眾多的影視作品當中,朱元璋的長相確實得用「不堪入目」四字來形容,用現在的話講是水果相——芒果臉。
從流傳至今的十三幅畫像上分析,朱元璋的臉是存在兩種極致,一種是彰顯出滿腹韜略的姿態,目光炯炯有神,外相俊朗,擁有真龍天子獨有的氣魄。給人一種「目光所及之處,皆為朕的疆土」的感覺。
明朝張瀚《松窗夢語》卷六記載稱:「余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象大不類。相傳太祖圖像時殺數人,後一人得免。意者民間所傳,即後一人所寫,未可知也。成祖之容,大類太祖,但兩頤間多髯二縷,長垂至腹。」
這是其中的一種說法,這種畫像目前只有兩幅,其餘十一幅畫像,就是大部分人想像的樣子。麻子臉,蒜頭鼻,巨長的下巴,凸起的額骨。相傳朱元璋還因為宮廷畫師畫的太像自己本來的樣子,沒有半點修飾,一怒之下,賜死了畫師。
不過《明史》里描述他的長相時說:「姿貌雄偉,奇骨灌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正因為他相貌出眾,郭子興很是喜歡,收入麾下,並將愛女許配給他,也就是以後的馬皇后。
作為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氏賢良淑德,聰慧能幹,持家有方,在戰爭時期,朱元璋在前線領兵作戰,馬氏將自己的錢財分發給官兵,犒賞將領,毫不吝嗇,幫助朱元璋度過難關。夫妻二人同甘苦共患難,十分恩愛,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馬氏便冊封為皇后,母儀天下的馬皇后自始至終都憑藉過人的智慧,愛民如子的胸襟輔佐朱元璋,馬氏病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從此不再立後。
想要深入認識朱元璋,還要從幾道菜上下點功夫,耳熟能詳的家常美食到底跟朱元璋有什麼關係呢?
【四菜一湯】
「四菜一湯」相傳就是因為朱元璋痛斥奢侈糜爛的不良社會風氣,在百官之間倡導「光碟行動」,節儉用度,食用四個菜一碗湯。經過長時間的改良和演變,「四菜一湯」也是如今國宴接待的標準。
【黃氏肚包雞】
在元朝末期,朱元璋帶領軍隊征戰之時,敵軍兵力強大,朱元璋的軍隊失利,倉皇敗退,饑寒交迫,人困馬乏,朱元璋數人路過一農戶家,聞到一股奇香,進入茅屋尋找,只見一老婦在火爐前忙活,原來老婦兒媳生產,老婦便用豬肚和土雞一起熬制羹湯為產婦滋補身體,老婦見將軍飢餓難耐給他盛了一碗,朱元璋嘗完以後,大加讚賞。數年以後,朱元璋登上帝位再次想到當初的味道,派人苦尋無果之後,明太祖將這道菜賜名「黃氏肚包雞」。
【珍珠翡翠白玉湯】
朱元璋在年少窘迫的時候,餓肚子這種事兒早已是家常便飯,在街邊餓暈的朱元璋被一位善者看到,將自己家中一點白菜幫子,菠菜葉、豆腐以及剩飯熬成一碗湯施捨給他,朱元璋醒後,問善者這道菜的名字叫什麼,善者打趣道:「珍珠翡翠白玉湯」!
朱元璋年輕時吃過不少苦,又有賢妻相助,並且多次被善良的人幫扶,這註定讓朱元璋能夠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坐上帝王的寶座。朱元璋身居高位,卻又擔心底下人像自己一樣對天子之位有著同樣的野心,權力達到空前的高度集中,在民間還有「火燒慶功樓」的傳說,說的是朱元璋擔心功臣們有謀逆之心,假借慶功樓設宴,邀請當年的有功之臣把酒言歡,最終全部葬身火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