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P 2019:代華平:機化性肺炎的診療誤區與防範

2019-07-15     呼吸界



先來看一個病例

57y,M,糖尿病史;咳嗽、咳痰2月,加重伴氣短、發熱2周。廣譜抗細菌、真菌治療無效。

影像學

進行相關檢查

WBC 正常,Neu ;PaO2,48.6mmHg(吸氧2L/min),痰細菌(-)x5, 抗酸桿菌(-)x6,痰PCP(-)x5,痰孢子菌絲(+)x2,痰培養:少量假絲酵母x3,痰培養細菌(-)x4,血培養需氧厭氧(-)x1,BALF:細菌TB(-), PCP(-),GM(-),血G(-),GM(-),PCT(+)。

這些感染相關檢查大部分為陰性,患者是不是機化性肺炎呢?

好像似是而非,主治醫生按機化性肺炎進行治療了,09/07/2009:甲強龍,80mg iv bid x 3,2009年7月14日複查胸片,影像似有部分吸收,效果還不錯。

但是很快病情加重,胸片滲出增加,這時痰抗酸桿菌呈陽性發現,可見不是機化性肺炎。

需關注這些「機化性肺炎認識與臨床診治誤區」:看到了影像實變,就認為是機化性肺炎,尤其是當抗感染治療效果不好時,就更考慮是機化性肺炎;當病理回報機化,也認為就是機化性肺炎;一說機化性肺炎,就認為是隱原性機化性肺炎、就需要激素治療……

為什麼常會出現這些問題?說明我們對機化性肺炎的認識還不夠清楚。

一、概念:什麼是機化性肺炎?

機化(Organization):肉芽組織替代原有結構的過程;肺炎(Pneumonia):炎性反應導致肺泡結構或功能異常。

由增生的成纖維細胞和肌成纖維細胞及其產生的膠原構成,伴有炎性細胞浸潤

機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就是指炎性反應導致肉芽組織填充氣腔(包括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偶可累及細支氣管)的一類肺部疾病。

機化性肺炎的病理學表現:呈小葉中心、斑片性分布特點

Masson小體


簡而言之,機化性肺炎是指肺泡管和肺泡腔內機化(「機化性肺炎」),伴或不伴細支氣管內機化(「息肉樣閉塞性細支氣管炎」)。

機化性肺炎的原因有哪些

也有一部分是原因不清,屬於特發性,這部分稱之為隱源性機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

關於機化性肺炎的認識、命名也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演變:

1901(Lange)——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 ;1969(Liebow)——UIP + BO: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BIP);1983(Davison)——OP: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COP);1985(Epler)——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 (BOOP)。

COP = iBOOP(2002年,ATS/ERS才將其正式定為IIP的一個亞型)

機化性肺炎概念及相互關係:機化性肺炎是一種與多種病因相關的組織學類型,「原因不明的機化性肺炎」才叫做COP或iBOOP,它是IIP的一個亞型。

二、診斷:影像學是線索,病理是標準

相應的臨床表現、相應的胸片和胸部CT特點,相應的肺功能或BALF改變,組織學證實為BOOP /OP,還要除外繼發性BOOP/OP。

1、COP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

多數 40~60yr, M:F=1:1,與吸煙關係不明顯;多數病例亞急性起病,病程不到三個月(最初有類流感樣症狀,咳嗽、呼吸困難,伴發熱、全身不適等);少數前驅症狀不明顯,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病程偏慢,為4~12月;極少數病人表現為迅速發展的呼吸衰竭;也有無症狀者只在拍胸片時才發現;體格檢查2/3病例肺部聽診有吸氣時爆裂音,一般無杵狀指……

2、影像學是診斷線索

OP的影像表現:實變(周圍、沿支氣管血管束):80~95%;磨玻璃影:60~90%;小葉間隔增厚:55%;「反暈征」:20%;結節或團塊:15~50%;還有「遊走性」的特點。

實變:

中心型

混合型

磨玻璃影:

GGO合併帶狀實變

GGO,合併周圍型及帶狀實變


小葉間隔增厚:

小葉間隔增厚,伴中心型實變、GGO


反暈征:

結節或團塊(需要和腫瘤鑑別)

輔助檢查有何特點?

ESR,CRP增加,WBC,Neu%增加,無特異性;有輕或中度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CO彌散量降低,常見輕度低氧血症或運動低氧血症,嚴重低氧血症少見;BALF:Lym. 20~40%,Neu 10%,Eos 5%;CD4/CD8降低,CD57+NK細胞比例正常。

3、病理學是診斷標準

OP/BOOP的病理特徵剛剛已經提到過,那麼病理該如何取材?——TBLB、冷凍肺活檢、CT/超聲引導肺穿刺、胸腔鏡肺活檢、外科肺活檢。

4、機化性肺炎的鑑別

究竟是不是機化性肺炎,首先影像學有提示,尤其表現為實變;確診需要病理學檢查——機化是否為主要表現。確認為機化性肺炎後,還要判斷它是原發還是繼發的。

5、COP/iBOOP的臨床亞型與鑑別診斷

亞急性起病,表現為多發性肺炎型:需要與感染性肺炎、嗜酸粒細胞性肺炎,NSIP等進行鑑別;

慢性起病,表現為瀰漫性間質性肺炎型:需要與IPF/UIP、NSIP等進行鑑別;

急性進展型,類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需要與重症肺炎,ARDS,AIP,AE-IPF 、肺泡細胞癌等進行鑑別;

孤立性肺炎型:則需要與結核、肺部腫瘤等進行鑑別。

三、治療:以激素治療為主

1、OP對激素反應良好,雖然有推薦的治療方案,但適宜的激素劑量和療程還需要個體化考慮。

通常給予潑尼松/等效其他:起始0.75~1.0 mg/(kg.d) x 2~4W(如果為急性重症,有呼吸衰竭, 甲潑尼龍(2~5)mg/(kg.d),iv x3~5d);0.5mg/(kg.d) x 4W;20mg/d x 4W;15mg/d x 4W;(5~10)mg/d,維持,總療程12個月。

治療緩解率比較高,為65~80%。

2、復發率高達13~58%,如何治療?

19%的患者可以復發3次或4次以上,68%患者第1次復發時仍然用潑尼松(12±7)mg/d,4%患者第1次復發時潑尼松>20mg/d。

復發對糖皮質激素治療仍然有很好的反應,若復發時激素<20mg/d,則提高至20mg/d,再減量,復發不影響預後,32%患者因第1次復發使治療延長(9±20)月。

3、預後:緩解率、復發率都較高,預後如何?

少數患者可自然緩解,60%COP會完全恢復,30%不完全恢復,COP中位存活在10年以上,病死率0%~12%。總體來說,COP預後還是非常好的,延遲或不充分治療會增加復發風險,對預後無明顯影響。

總結:不要將影像學實變等同於機化性肺炎,激素應用應掌握指征

機化性肺炎是一類肺損傷修復的現象(原因包括已知和未知);影像學是線索,但OP的診斷核心還是病理,COP必須除外繼發,就需要臨床積極尋找繼發因素,同時注意並發的感染;激素治療反應好,預後較好,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一定要掌握激素應用指征,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用激素,否則會增加感染,甚至結核擴散的風險。

專家介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jdD2wBmyVoG_1ZGj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