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個問題。
47歲男演員,加上小自己16歲的女演員。
兩人合作拍古裝偶像劇,你腦海里會想到什麼?
「會很辣眼睛吧?」
「大叔還老牛吃嫩草?」
「拜託放過偶像劇,好嗎?」
不少人會想到以上評論。
可是,如果是47歲的鐘漢良,加上小他16歲的譚松韻。
效果好像就不一樣了。
近期,兩人主演的電視劇《錦心似玉》正在熱播。
劇還沒開播之前,輿論對鍾漢良有點爭議:
「鍾漢良怎麼又演偶像劇?」
「這麼大歲數了,該考慮轉型吧?」
隨著劇播深入,爭議逐漸減少。
不少人看完劇,真香。
鍾漢良在劇中飾演永平侯徐令宜。
在外面,他是大將軍,征戰沙場,英勇無比。
回到家,他是好丈夫,在妻子面前,溫柔又傲嬌。
鍾漢良把角色詮釋得很好,自然得到觀眾喜歡。
有網友評價他:擁有27歲嫩臉,和47歲成熟演技,挺好的嘛。
時至今日,鍾漢良以演員身份廣為人知,演技也備受誇讚。
很多人都快忘記,他是影視歌舞四棲明星。
舞者出身,卻被選去拍戲;
以歌手身份爆紅,又再次決定當演員。
過往歲月里,他嘗試做過許多不同事情,每次都擁有不錯的結局。
這樣精彩人生,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1974年,鍾漢良在香港出生。
普通的家庭,家裡有四個小孩,他是唯一的男孩,排行老三。
童年時期,他的生活很幸福。
父母開著印刷工廠,閒來無事,他就跑到工廠里幫忙。
等到下午茶時間,和廠里員工喝啤酒。
這樣幸福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
由於投資不善,父母的工廠遭遇兼并,家裡經濟條件每況愈下。
那年,鍾漢良還在讀高中。
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選擇站出來。
小小年紀,他就背起家庭的責任,賺錢補貼家用。
讀書那會,他當過報童,做過服務員。
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他已經起床在大樓里發報紙。
服務員的工作,他需要在廚房烤肉餅,或被安排去洗廁所。
經歷不同工作後,鍾漢良選擇做回自己熱愛的事情。
那就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舞蹈。
小時候,他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天鵝湖》。
舞者站在舞台上。
舞姿優美,整齊劃一,他被深深吸引了。
「如果能變成那種人。」
從那時起,他夢想當一名芭蕾舞者。
夢想就像點點光亮,默默指引人不斷前行。
中學時期,鍾漢良接觸到舞蹈學校,開始學跳舞。
十幾歲的年紀,學舞蹈有點虛榮心,也因此發生些趣事。
有時候,他會特地把電視上最熱門的舞蹈拍下來。
再叫上三五好友,專門找老師教他們跳舞。
整首歌排練好時,一行人出發去舞廳。
只等熱門歌曲響起,他們就衝進舞池中間跳舞。
享受別人為自己尖叫、鼓掌的快樂。
後來上節目,回憶起這段往事,鍾漢良笑得非常開心。
可時間推回當年,這樣的快樂,只能停留在舞廳的舞池中央。
高中畢業那年,他決心跳舞,卻遭到父母反對。
父母勸他找份安穩的工作。
「跳舞有太多未知數,也不知道能跳多久。」
年輕就是叛逆又不肯認輸。
特別是關於夢想,哪能輕易被說服。
他不顧家人反對,報考香港無線電視台舞蹈訓練班,和香港演藝藝術學院。
兩邊都考試通過,他選擇了前者。
原因很簡單,舞蹈訓練班補貼生活費,藝術學院要交學費。
學跳舞沒有得到家裡的支持,他心裡總想著:
「如果能不拿家裡的錢,好像是比較好的方法。」
帶著年輕的傲氣,鍾漢良在舞蹈訓練班裡特別努力,迅速成長。
沒過多久,他成為電視台的一線舞蹈藝員。
站上舞台,為張國榮、梅艷芳等巨星伴舞。
舞檯燈光燦爛奪目,充當配角的人也有機會閃閃發光。
英俊又帥氣的鐘漢良,就因此被看見。
電視台演員部的高層特別喜歡他,讓他嘗試演戲。
年輕時勇於嘗試,他轉向演戲發展。
1993年,無線電視台準備拍攝溫拿五虎成名前的故事。
他被指定出演《少年五虎》中的鐘鎮濤。
這部劇在當年不算紅,也照樣讓鍾漢良擁有知名度。
一時之間,全香港人都認識他。
有一天,他開著車在家裡附近出了小意外。
他走下車,站在原地有點不知所措。
邊上有好多阿姨婆婆,熱心問候他:「阿B,你沒事吧,那邊有公共電話。」
「阿B」是他在劇里的名字。
鍾漢良確實紅了,走上街會有人認識他。
可沒過多久,他突然銷聲匿跡。
傳聞說,他不肯和無線電視台簽長約,慘遭到雪藏。
後來,有記者就此事向他求證。
他沒有過多解釋,只說:「合約到期,想停下來歇歇。」
停下來歇歇的時候,鍾漢良又遇到新機遇。
邰正宵看中他,想帶他去台灣發展。
當年,邰正宵是台灣如日中天的男歌手。
他看見鍾漢良跳舞,就說:
「長得這麼帥,怎麼只能做舞群呢,應該來唱歌。」
這句話令鍾漢良心動。
剛好在香港也沒什麼發展機會,他果斷做決定。
去台灣闖闖。
出發之前,他在香港待了近一年時間。
一邊等著香港合約結束,一邊跟著錄音帶練習普通話。
初到台灣時,人生地不熟。
他暫住在別人家的閣樓里,每天忙著練習、訓練、錄音。
為了省錢,他經常吃便當,從來不捨得打車。
多年以後再想起那段經歷,他反而後怕:
「如果當時成績沒那麼理想的話,要怎麼辦?」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能做這樣的假設,說明他當初早已走紅。
到台灣半年後,鍾漢良推出首張國語專輯《OREA》。
顏值在線,唱跳俱佳,一炮而紅。
他被稱為「小太陽」,迅速在台灣樂壇占有一席之地。
緊接而來的,是瘋狂的表演安排。
最紅那會,他一天要跑三四個地方演出。
每天出門就上車,下車就上台表演,下台就再上車,趕往別的地方。
日子過得異常忙碌。
鍾漢良按部就班工作著,出專輯,也拍電影。
他越來越紅,卻又再次突然銷聲匿跡。
流言四起,眾說紛紜。
有說他和唱片公司談合約鬧翻。
也有說他想保護某個朋友,被唱片公司雪藏。
他在採訪中說出真實原因:
「那時唱片銷量不好,所以公司就沒再續約。」
1998年,鍾漢良的歌手事業逐漸瓶頸,甚至有點停滯不前。
有一兩年時間,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那會,他手上還有些工作邀約。
可他腦海里,卻總想要做點別的事情。
藏於他內心深處,那股叛逆精神,又蠢蠢欲動。
他思前想後,又做出新選擇。
轉換場地,進軍內地拍戲。
當紅歌手轉型演戲,一切又重頭開始。
首先是學國語。
剛到北京那會, 與他合作的演員多是北京人。
開口就是北京腔,國語說得特別標準。
無形之中,鍾漢良很有壓力。
「有種不能太丟臉的感覺。」
每天回家,他都會找台詞老師幫忙練台詞。
不僅要把台詞讀得很熟,還要求自己咬字要清楚。
他也重新學演戲。
每部戲裡,他都會想像自己是角色本人。
努力運用看過的經驗,在演戲過程中為人物加分。
某些時候,他還會自我催眠。
「這個戲以後一定會很棒,你要努力,不要放棄每個鏡頭。」
他想讓自己全身心投入角色,享受拍戲。
與他合作過的演員賈青爆料說:
「鍾漢良挺怪的,在現場從來不看手機。」
通常情況下,演戲中場休息時。
演員們都會拿出手機,打打遊戲,或做點別的事情。
唯有鍾漢良與眾不同。
他就在現場干坐著,四處觀察別人。
有一次,賈青實在好奇,走上去問他:「漢良哥,你沒有手機嗎?」
「有啊,在房間。」
「那你有微信嗎?」
「沒有。」
社交時代,鍾漢良反而與世界保持距離。
堅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說起來,鍾漢良確實不太愛社交。
他不喜歡出門、不喜歡扎堆。
不拍戲的時候,他會宅在家裡看書,或發獃。
張鈞甯曾評價他,堪稱是「社交界的話題總結者」。
當初兩人合作拍戲,張鈞甯想著,男女主角要熟悉點,應該會比較好演。
第一次見面,她就找話題跟鍾漢良搭話。
「好巧哦,你知道嗎,我助理和經紀人,跟你同一天生日。」
鍾漢良很冷漠看了她一眼,點點頭說:「哦。」
張鈞甯不死心,挖出陳年舊事,試圖與他展開聊天話題。
「其實我十年前跟你拍過拍過一支MV。」
「有有有,我有記得這個事。」
鍾漢良還是面無表情,回答完問題就結束話題。
他不太喜歡講自己的故事。
某一次採訪,主持人和他聊天:
「現在很多人會選擇捷徑,通過緋聞,或者炒作,來炒紅自己。」
他淡然地說:「我喜歡錶演的過程,過程才重要。」
主持人再度追問:「如果是一步一步的拍,一直都沒有紅呢?」
「但是我好歹已經做了很多我很喜歡的事情。」
「我現在只是做我範圍以內能選擇,能控制,我又開心又想做的事情,已經很滿意了。」
鍾漢良的想法很簡單。
按著自己的心做事,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些年,他主要以演員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
時不時挑戰不同角色,讓觀眾保持新鮮感,看見他更多的可能性。
演戲之外,他也沒有放棄自己曾經熱愛的東西。
還是會發專輯,參加舞蹈類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他去年參加的《這就是街舞》。
節目裡有四位隊長。
三位90後,他是70後,年齡最大。
一開始,很多人質疑:「中年男演員也開始跳街舞?」
他不管質疑聲音,認真做足功課。
在隔離期間苦練舞蹈,把節目和選手的資料全部看完。
節目播出後,被質疑的他,反而圈到不少好感。
出道以來,大眾對鍾漢良印象很好。
他低調謙虛,不爭不搶。
某些時候,外人都比他著急,他還是淡然的模樣。
幾年前,有關於他的往事被討論起來。
當年,《流星花園》的道明寺,《步步驚心》的四爺,都曾找過他出演。
可他有幾部片約在內地,沒有接下角色。
兩部劇先後大火出圈。
不少人替他感到遺憾,覺得他錯失逆轉人生的機會。
他倒是不覺得遺憾,在採訪里一笑而過。
「別人選擇了很好,我去不一定有這個效果。」
不糾結於過往,更想活在當下。
那就是鍾漢良。
在他看來,與其浪費時間後悔過去,不如好好考慮接下來怎麼走得更好。
「我們人生時間就這麼多,你要花時間後悔,你就笨了。」
作者: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