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下午4時,杭州市召開第二十二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杭州市衛健委、科技局、富陽區、就業服務中心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杭州市衛健委通報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杭州市衛健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應旭旻:
2020年2月16日0-24時,杭州全市新增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2例,為桐廬縣病例。重症病例減少1例,治癒出院6例。
截至2月16日24時,杭州全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68例。其中:餘杭區37例,桐廬縣24例,江干區19例,蕭山區18例(其中機場檢疫1例),西湖區15例,拱墅區12例,上城區10例,錢塘新區8例,下城區7例,濱江區、富陽區、臨安區各5例,建德市3例。累計出院81例(含核減5例)。
所有病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除現有的15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5例)外,其餘病例病情均穩定。
杭州全市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895人,已解除隔離醫學觀察5744人,尚有1151人在隔離醫學觀察期內。
研製出抗新冠肺炎2號方、3號方中藥湯劑
一、疫情科研攻關
杭州市科技局在工作中突出結果導向和應急需求,充分發揮杭州高校、生物醫療企業、人工智慧、醫療機構等領域優勢,統籌科研力量,開展集成攻關和協同研究。
一是及時組織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圍繞杭州市疫情發展特點,在杭州市財政局、市衛健委的支持下,開通綠色通道,定向委託杭州市西溪醫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診療體系的建立及其療效評價的研究」、杭州市疾控中心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機制研究」等2項市重大科技項目(第一批),及時下撥科研經費400萬元。
目前,杭州市疾控中心和市西溪醫院承擔的市疫情防控重大科技項目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杭州市疾控中心應用先進的納米孔測序技術,完成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精確組裝,八小時全基因組測定工作流,為快速掌握病毒溯源、變異和疫情擴散調查等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檢測手段。
杭州市西溪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抗病毒治療基礎上,研製出抗新冠肺炎2號方、3號方中藥湯劑。目前,確診患者103人,中藥使用率達到95%以上。截至2月16日,新冠確診患者出院41人,使用中藥38人,顯示出中醫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案有較好的療效。
二是鼓勵科技成果在疫情防控中應用。及時摸底、收集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中有關疫情防控有關消毒、檢測分析、藥品研發等項目80餘項,並積極推薦產品在取得監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開展臨床應用(試用)。比如,杭州優思達生物緊急研發的全自動POCT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成功投入浙一醫院、浙一醫院之江院區等臨床驗證使用。
三是支持杭州市科研力量參與國家、省疫情防控重大項目。2月8日,科技部下發了《關於發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現場快速檢測產品研發應急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杭州市科技局及時組織杭州迪安診斷等企業進行申報,爭取科技部的立項支持。
同時,杭州市嘉晨西海(杭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浙江省疾控中心承擔了浙江省疫情防控重大項目「基因合成疫苗的研發」,目前也已進入動物實驗。
二、服務科技企業復工復產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趨穩,杭州市科技局根據市委、市政府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努力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迅速為各科技孵化載體、科技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開展助力服務。
一是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等費用,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經初步統計,杭州市有190家眾創空間或孵化器等「雙創」平台制定或研究通過減免或部分減免租金、工位費、水電費和管理費等方式支持在孵企業發展。目前已有103家平台給出初步測算結果,預計在疫情期間(2-4月份)為在孵企業減免相關費用3212萬元。
二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杭州市科技局貫徹落實《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政策》,加緊研究「國高企」認定獎勵、省級和國家級孵化器認定獎勵,全市預計下撥資金7.6億元。杭州市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對擔保到期的企業,自動往後延兩個月,並正在研究擔保費用減免方案。
三是及時調整完善政策,優化辦事服務流程。如為聘外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外籍員工返杭工作創造便利條件,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杭州市科技局採用了「告知+承諾」方式,實現全程「不見面」網上辦理;解決外國人申領「杭州健康碼」問題,並於2月13推送外國人申請該碼的英文指南,從而打通了外國人才返杭便利渠道。截至2月16日,共辦理各類「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事項252件。
杭州市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馮慧卿介紹,杭州線下招聘全部轉為線上招聘,目前共有5000多家單位招聘8萬多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sz8UnAB3uTiws8K8y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