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曆七月十四鬼節在廣西過得最隆重,僅次於過年

2019-08-14     陸川街

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但在廣西卻不是

在廣西,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鬼節」、「七月半」,又稱壯族「團聚節」、「七月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本是漢族的祭祖節日,後來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壯族在內的一些少數民族也在這一天祭祖。


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就提前一天過節。後來一直延續下來。

吃鴨子成了廣西人風俗習慣

這個「吃鴨子」的習俗究竟是起源於何時,老一代人也說不太清楚,只知道這是一代代傳承下來。據說,廣西人的祖先認為,每年農曆七月中旬的鴨子,正是它們長大成熟的時期,肉肥而美。而七月半這一天,鬼門大開,許多的鬼魂湧入陽間,為了防止孤魂餓鬼傷害生者,肥美的鴨子就成了最好的祭品。


為何中元節,全國唯獨廣西最隆重呢?

第一,廣西人的中元節和其他省份的中元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金文說過,漢族在中元節主要是「祭鬼」,「祭鬼」也會涉及到祭祖,但是對於壯族而言,節日當天則偏重於祭祖。也就是廣西人對「祭祖」的情節比較深,所以,七月十四會過得比較隆重。


第二,中元節是廣西人第二大的飲食盛宴。因為在這一天裡,我們在「祭祖」之餘,還把中元節作為宴請、闔家團圓的好日子。有的家裡會連續三天宴請親朋,宴請的人越多,家裡越熱鬧,人們就越高興越自豪。


第三,廣西人的過節方式是最豐富、最多樣化的。除祭祖、吃鴨子之外。廣西南寧、桂林、來賓、百色多地還有許多過節的方式,潑水飯、放柚子燈祭河神、燒包、連續三天宴請賓客等。為了讓客人吃得夠,吃得開心,不少人還會提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磨面做餅、蒸饃,做芝麻糖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l_lkGwBvvf6VcSZFC5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