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樊清浩
說起關公,大家肯定非常熟悉,被尊為「中華武聖」「東方之神」。陳隋間,佛教徒托關羽顯靈,在當陽首建關廟。唐建中三年(782年),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放進武廟,配享姜太公。宋代以後,關羽便被戴上「武聖」的桂冠。宋徽宗更是連升三級: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元文宗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神宗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並列。清代皇帝標榜關羽為「萬世人極」,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清史稿•禮樂志》),在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清代一朝,僅北京一地,關廟就有116座。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
運城解州關帝廟是武廟之祖,也是武廟之冠,其規模宏大,影響巨大,成為海內外敬仰關公的聖地。然而,在山西夏縣還有一座不被許多人熟知的關帝廟:牆下關帝廟。這是山西最大的村級關帝廟。
攝影 / 馬國青
牆下村位於夏縣中心路沿線,裴介鎮北部,距縣城5公里,全村共17個村民小組,近4000口人。牆下村關帝廟,始建於明代中期。雖然只是個村級關帝廟,但是牆下村關帝廟建築既包括了正殿、卷棚、獻殿,也配備了看廳、舞樓,同時還建有東西配房、角房等。在這所有建築中,看廳造型奇特,粗柱支撐、橫粱講究,有較高研究價值。這看廳也是廟中規格最大的一座建築,全部用粗大明柱子支撐屋頂重壓,屋頂木質結構、粱架採用橫粱、斜梁和條梁不同結構挑承屋頂重壓,達到了中國建築力學上的極高水平,是中國古建的典範之一。看廳建築上的彩繪、木雕、雕花等隨處可見,千餘個形象逼真、活靈活現的龍鳳、人物、鳥獸造型布滿了整座建築,包括所有粱架上的彩繪裝飾、柱頭上的雕花藝術和所有斗拱上面昂嘴頭上雕的龍頭、風頭、天馬、獅子和麒麟等等裝飾極為精美,所以它既是建築藝術上的精品,也是建築與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體。
2004年牆下關帝廟名列運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7月份,牆下關帝廟被列為運城市重點工程,進行修繕保護。2015年10月初,所有建築的保護修繕工程全部完工,展現出了它昔日的風采。2016年牆下關帝廟名列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禹王在夏縣建都時築有城牆,牆下村在城牆外邊,因地勢較低,因此起名為牆下村。該村十月十日集會,就是紀念大禹和關公而立 。
話說關帝廟堂滿天下,除了解州數牆下。這牆下村就流傳許多有關關帝廟的傳說。由解奉公講述,由解東耀、張國棟整理了這樣一個故事:
清朝末年,牆下村一位姓張學道的儒人被封為北京道台。因他年事日高,且看不慣清政府腐敗無能,便辭去官爵,準備告老還鄉,圖個晚年清靜。臨行前幾夜,忽的連連做起夢來,夢見關羽老爺前來勸阻:「天氣炎熱,切莫心切……」
他歸心似箭,一醒來便跪拜在關帝像前,祈禱保佑:「你老英靈蓋世,如此關照下官,何不賜我一物,降龍伏火。」關帝見他歸心難阻,只好長嘆:「那就賜你一柄黃羅傘吧。」
張道台不解其意,耐著性子等了三日,即不見有人送什麼來,只好晦氣地帶領家眷一併起程。
出了京城,正值午時,日當頭,地冒煙。狗吐舌頭人流汗,富家僱人把扇扇。他感嘆著真是「蒸暑難耐,毒炎如沸啊!」
一回頭,卻看見他一家頭頂上一塊黃雲復罩,遮擋著日頭,寸步不離,全無一些炎熱之感。這才茅塞頓開,即刻下馬跪地,向關帝發誓:歸家後我要籌金為老爺建廟一座,以表衷腸。
晚間在驛館睡夢中,又見關爺來到面前說:「道台對我如此虔誠,盛情難卻。我讓你看看真體,可要切記,見吾身勿露吾形,倘露吾形,必遭殺身之禍也。」
張道台看見關帝真體後,心裡愈加高興,且覺得自己年輕了幾十歲。一到家便開始興建關帝廟。從設計、選址、備料到施工,他寸步不離。眼熬紅了不叫苦,身累瘦了不叫怨。半年功夫,一座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廟堂終於在牆下村落成。遺憾的是,只有關羽塑像一項工程拖著腿,遲遲不能竣工。
方圓百里尋不到能工巧匠,塑像反覆了七八回,就是不能如意,和道台夢見的關羽總有不像之處。
為了表示慶賀,典禮的日子定了又定,挪了又挪,請貼發了又撤,撤了又發,這回他再也不想更改了。眼看吉日將近,四鄰八鄉的好友,三府六縣的同僚已經登程,急得張道台如螞蟻爬上了熱鍋,一時六神無主。
他在後殿踅來踱去,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忙對塑匠說:「我坐下給你們撐架勢,就照這個樣子塑。」就這樣不長時間,一尊栩栩如生的關帝坐像落成了,無人不豎指讚嘆。
誰也沒料到,關帝塑像成功了,張學道卻坐在椅子上不動了。原來是房頂上落下一根綻板,恰好扎在他的咽喉處。
只見他囁囁嚅嚅的留下幾句話來:「我違關老爺旨意……應得此報應……我雖死而無怨!」
張學道為使關羽形象逼真,不惜獻出生命。人們無不為之感慨。人們紛紛解囊贊助,為此廟落成立了碑,為張道台本人立了碑,兩通碑並樹在廟堂門外,供世人欣賞緬懷。
因此就有了「關帝廟堂滿天下,除了解州數牆下」的傳說,也是當年牆下關帝廟盛景的真實寫照。
有一副楹聯作品這樣詮釋牆下關帝廟:「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聖帝有靈以誠能昭。」牆下關帝廟雖然面積僅有解州關帝廟的四分之一,但形制和解州關帝廟相仿。這是珍貴的關公信俗文化遺產。如果能進一步加大保護和開發力度,讓文化造福一方,真乃一大幸事也。
(文/胡春良 )
欣賞更多原創運城生活圖文,敬請關注「運城之窗網」頭條號
責任編輯:馬國青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