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這麼多「第一次」,每一次都讓人沸騰

2019-07-28     最青州

把時間往回撥轉

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說話

第一次開車、第一次心動…

青州這座城市也和我們一樣

經歷了許多的「第一次」



十里洋場的繁華

也在無數的「第一次」里的綿延至今

你知道青州的「第一次」都貢獻給了誰嗎?

青州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次」

這些,你還記得多少?



青州第一次叫「青州」

因地處東海和泰山之間,位於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

青州之名,始見《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為古「九州」之一。上古為東夷之地。至夏商間,先後為爽鳩氏、季則氏、逄伯陵氏所據。周初封呂尚為齊侯,地始歸於齊。歷春秋戰國之世,均為齊屬。

秦統一天下,置齊郡。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駐廣縣,稱青州城。

東漢至三國間,青州城為東方之重鎮。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棄廣縣,築廣固,為青州刺史治。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廣固,定為南燕國都。義熙六年(410年)劉裕滅南燕,夷廣固,築東陽城,置北青州刺史治於此。

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年)拔東陽城,仍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築東陽城南郭,即南陽城。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遷益都縣治於東陽城,移青州府治於南陽城。

隋為青州總管府治,後改為北海郡治。

唐初復為青州總管府治,後又改為北海郡治。

宋為京東東路路治。

金為山東東路益都總管府治。

元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

明清時期,為青州府治。

民國時期,撤消青州府,益都縣直屬山東省轄。

1948年青州解放,設立青州特別市,陳光任市委書記,馮毅之任市長,1952年恢復益都縣。1986年改稱青州市。

青州第一個博物館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英國傳教士懷恩光在青州的培真書院內設博物堂,內置自然標本、汽車和電機模型等,供人參觀。此為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也是青州建設博物館之肇始。

20世紀初,國民政府在縣文廟內設金石存所。

1930年(民國十九年),成立民眾教育館,內設金石陳列室和古物陳列室,免費向社會開放。

1952年,成立了縣文物管理站,才正式有了文物管理機構。

1959年,青州博物館的前身益都縣博物館正式掛牌成立,館址在偶園內的馮氏宗祠。


1984年,青州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其占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

2008年,青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青州始通第一列火車

1903年9月, 由德國人投資興建的膠濟鐵路,從青島鋪軌至青州,建了益都火車站,青州始通第一列火車。

益都火車站,上世紀七十年代


青州第一次通駛營運汽車

1928 年底,青州商人田靜山,從天津購人兩輛美國「飛德牌」汽車,租借東關丁建初「悅來店」作售票營運點,從事臨朐、沂水、壽光、辛店一帶的客運業務,青州首次有了營運性汽車。



青州第一輛黃包車

青州自民國三年(1914)始有黃包車。第一輛黃包車是由官佐遲坤山出資,東店人劉鳳山去濟南購買的,後劉鳳山成為官佐遲坤山的專職黃包車車夫。至1931年,全城黃包車發展到200餘輛。



青州第一輛自行車

1904年,宋傳典在廣德書院畢業後,留校職。外籍傳教士庫壽寧,專門給宋買了一輛外國自行車,便於宋到各地授課。自此,青州城有了第一輛自行車。1922年有兩輛自行車,到1949年全國解放初期,全縣有自行車七八千輛。


青州第一輛人力腳踏三輪車

1955年, 青州開始有人力腳踏三輪車,取代黃包車、於推車成為城區的客運主體工具。1956 年有腳踏三輪車28輛,1958人力三輪車年發展到40輛。



青州首個汽車站

1948年,中共華東局在青州成立華東運輸公司,並開通班車。1950年,成立益都汽年站,地址在火車站廣場以南路東。隨著車輛增多,將停車場遷到今海岱中路與龍山路西北角(龍山路57號)。1956年2月27日,益都汽車站由一等站開為一等站。

1985年9月,省交通廳批准並投資在原址新建益都汽車站,核准建築血積為3075平方米。1986年9月,益都汽車站改名青州汽車站。

1985年建設的龍山路客運站(拍攝於2011年拆除前夕)


青州城區開始有停車業務的地方——悅來客棧

1912年設立,地址在青州城東關北閣子街。從1928年起,先後由青州城裡人田敬山、沂水人韓漢卿、青島人魏某、益都縣商會會長馬芳川、沂水縣商會會長趙恩培等人購買汽車,租用丁建初開設的悅來客棧為發車點,以站內售票和司機途中售票的方式,從事青州全沂水一線的客貨運輸,直至1938年日本軍隊侵占青州,悅來客棧結束停車站的業務。



青州歷史上的首位老戲院——大眾劇場

三十八年前,在城裡原察院胡同內,今信訪局辦公樓處,有一座木框架結構,麥秸屋頂的老戲院子,這就是青州市歷史上最早的「大眾劇場」。


青州歷史上的首座皇家園林——紫薇園

青州南陽城內,歷史上曾存在過兩處皇家園林,一處是原衡王府的西花園「紫薇園」,二是其東花園「奇松園」(偶園)。「紫薇園」又名「四松園」,始建於明朝中後期,至20世紀30年代廢,前後存世300餘年。

「紫薇園」舊址在今心寺街中段路南,與「心寺」斜對面。


青州第一部電話

1914年10月,日軍架設濟青長途電話,在益都設電信辦事處,正式經辦電信業務,青州始有電話。



與文無關


青州第一部電影放映機

1949年8月,韓冷寒來青州, 在基督教堂,創辦了青州首座私人電影院一「新華影院」放電影,開創了青州電影業的先河。


與圖文無關


青州首個照相館

1914年,廣東人吳儀坡在城裡北營街設立了青州市第一個私人照相館一「明真照相館」。照相業正式在青州安家落戶。



與文無關

青州第一台收音機

1933年10月5日,益都縣商會裝置了首台無線電收音機。


青州第一台發電機

1911 年11月,城內基督教堂購進英國立風車一部,帶動德爾克發電機發電,供教堂照明,青州始有電燈。1919年,青州人於道生購進美國發電機一台發電,青州城區始有動力、照明電。



與文無關

青州第一座電影院—新華影院

創建於1949年8月,地址暫設在基督教堂。在基督教堂,創辦了青州首座私人電影院一「新華影院」放電影,開創了青州電影業的先河。



與文無關


青州始建最早的寺院—鄭母村的寧福寺

青州始建最早的寺院是鄭母村的寧福寺。該寺建於西晉時期,距齊盾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青州最大的寺院是法慶寺。寺址占地面宮積近百畝,廟田800餘畝,常住寺僧侶100餘人,另有兩處轄院、兩天處塔林。《山東通志》 稱,該寺為清代山東省「四大禪院」之一。


上面這幾個第一

僅是青州市近代史上

社會飛速發展的點滴縮影

不得不讚嘆

除此之外

你還記著青州的那些老照片嗎


第一個「壽」字—雲門山「壽」字


第一座看守所—益都縣看守所


第一座角樓—魁星樓舊址


第一條古城街道—昭德古街


第一座城門——旗城老照片


青州西門外老城牆


第一座大橋—萬年橋


第一台收割機—鄭母機耕隊


王府商場


兒童樂園


山東省益都師範


益都二中


青州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協辦公樓


益都中心醫院,1983


益都國營百貨大樓



小編對兒童樂園是滿滿的回憶

這些老照片又勾起你多少的回憶呢

是不是頓感歲月如梭

我們已不再年輕

...........



那麼多的「第一次」

讓我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

也讓我們見證了青州

從無到有、再到騰飛的光輝歷程

這就是大青州的驕傲!

你還記得青州哪些「第一次」嗎?

留言區告訴小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eAOQWwB8g2yegND4j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