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個「進士之鄉」,這裡有一種「神奇」的水,帶你去看看

2020-06-08     若有所思CS

原標題:蘇州有個「進士之鄉」,這裡有一種「神奇」的水,帶你去看看

選了個周末,去了次蘇州東山。

雖是蘇州女子,很多人和我一樣,搞不清東山和洞庭山的關係。原來洞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東洞庭山、西洞庭山兩地的統稱,俗稱東山、西山。

東山位於太湖東南部,是延伸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也是太湖最大的半島。

這裡三面環水,開車在太湖邊,目光所及,湖光連天。不禁想起那句「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歌詞來。

東山是中國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的原產地,享有「中國碧螺春之鄉」「中國太湖蟹之鄉」的美譽,也是一個國家5A級風景區。

這裡是著名的花果山、漁米鄉。六月的東山,正是楊梅和李子成熟的季節。

總會遇見路邊的老爺爺,手裡舉著「採摘楊梅」的紙牌,招呼你去自家的果園採摘。

路邊也有很多的地攤,當地人在簡易的遮陽篷下,售賣當季的水果,這一筐筐的楊梅和李子,惹很多人把車停下來。

東山是中國四大枇杷產區之一,也是全國十大精品楊梅產地。除了瓜果,東山也擁有深厚而豐富的狀元文化底蘊。

數千年來的人文滋養,讓東山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絲空氣,都浸潤著文化的氣息。

東山素以「進士之鄉,教授之鎮」著稱,明清時期,出了2名狀元、1名探花、44名進士,當代東山有4名中科院院士、400多名學者、教授。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像明代開科第一位狀元施槃,還有清代狀元王世琛,再就是王鏊。可謂人才薈萃、人才輩出!

除了賞太湖美景,採摘瓜果,當地的朋友說,這裡有一家企業生產的天然泉水,高考家庭都會喝,這是為什麼呢?剛好無所事事,便去一探究竟。

去了才知,原來江南貢泉在蘇州的水源地,就位於這裡。

這水源地如一座園林般,粉牆黛瓦,映襯著藍天白雲。這裡生態環境極好,空氣通透,鳥語花香。

看多了小橋流水、園林古鎮,自然風光,想要深度了解一個地方,工業旅遊也是一種極好的方式。

這種旅遊,對消費者而言增長了見識,體驗了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樂趣;對企業而言,敞開大門讓消費者了解自己,對產品產生信賴感。

先去了水文化展示中心,讓我們對「水」這種最常見的物質,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一圈下來,真的漲知識。知道了淡水資源的各種分類,也理解了什麼叫自來水,凈水器水,純凈水,天然水,天然泉水的區別。

權威專家把飲用水分為五級,而天然泉水,能滿足優質健康飲水的需求。

從水文化展示中心出來,到了後院,這裡如一處秘境,仿佛置身於蘇式園林,完全忘記自己是在一家工廠。

最特別的體驗是這裡有一個洞庭2號泉,訪客可以在這裡喝到來自地下180米深處,水齡2180年左右的源水。

幾個出水口川流不息的往外流著水,和同伴們拿起杯子接一杯品嘗。這水,如此甘甜清冽。

工廠導覽介紹說,這江南貢泉,是溶濾於四億年歷史石英砂岩中,歷經漫長深循環形成的。

而且水中存在鉀、鈉、鈣、鎂、鋅、偏矽酸等人體所需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適中。

一方水養一方人!明清兩朝,東山籍進士就達40多人,原來是因為這裡的好水養人啊!

那為什麼高考家庭都選擇喝這「江南貢泉」呢?

一來這是深藏蘇州洞庭山地下233.6米的水;二來這裡是進士之鄉,還有二名狀元及第;三來因為這江南貢泉的名字,泉諧音「全」,討個吉利,叫「考的全會,蒙的全對」!

我和小夥伴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徜徉在江南貢泉的水源地,看著這迴廊曲折,亭台樓榭。和同伴們互相拍拍照片,不捨得離開。

又去看了企業文化展廳,一句「洞庭山好水養人22年」就足以說明這天然泉水的魅力。

牆上掛滿了企業歷年來的各種榮譽,而且不止蘇州有啊,擁有龐大的生產網絡。

7大生產基地,下轄20多家子公司,100多家專賣(營)店,1000多家加盟店,服務網絡覆蓋蘇州、無錫、常州、南京、上海及周邊大中城市。厲害啊!

因為好奇,還去穿上了一次性鞋套和帽子,探訪了生產車間。這裡都是自動化流水線,沒有見到幾個工人。

目睹了江南貢泉從原水到罐裝全過程,每一滴江南貢泉都是「零接觸」、「零污染」從地下深層泉源直接送到用戶家中。

離開江南貢泉水源地,漫步在太湖邊,微風吹過。賣楊梅的地攤上,老伯在躺椅里休憩。

路邊的草地上,有一家人在露營,如此悠閒自在。

山好,水好,風景好的東山,不愧為「天堂中的天堂」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_fLknIBnkjnB-0zf07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