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下:甸柳這群「娘子軍」家人把她們列為「編外人員」了

2020-02-01     無線濟南

防疫一線「娘子軍」 巾幗黨員展風彩

在甸柳新村街道,有這樣一群「最美逆行者」,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她們「5+2」「白+黑」連續奮戰在基層疫情防控第一線:白天,調度轄區人員信息排查落實情況以及身體健康情況、隨訪情況,指導檢查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晚上統計摸排數據,報送各類報表,為了填報數據全面準確忙碌到深夜。在辦事處副主任、支部書記孔愛華同志的帶領下,堅守崗位、勇挑重擔,為了守護群眾的生命健康奮戰在一線、守護在一線。她們,就是甸柳新村街道機關第二黨支部的巾幗黨員們。

抗擊疫情,「娘子軍」開啟連軸轉模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隨著疫情不斷蔓延,社會事務辦公室所在的第二黨支部的巾幗黨員們放棄了春節與家人團聚、出遊的機會,發揚「連軸轉」、「白+黑」工作精神,召集社區書記、網格長、物業公司組建排查隊伍,第一時間掌握相關人員的身體健康情況、出行情況、隨訪情況;深入疫情一線督導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小區物業做好外來人員情況登記和體溫檢測工作,發動網格員、志願者、樓長通過微信、QQ、電話各種途徑提報信息線索;第一時間更新統計最新數據,嚴格落實「一天一督導,一天一調度,一天一報備」的工作要求,確保轄區內不緩報、漏報任何一例信息。從早上忙到凌晨,梳理信息線索、聯繫社區人員、填報各種表格,一天下來嗓子啞了、顧不上喝杯熱水、吃口熱飯,實在累得不行,就靠在辦公室沙發上休息一下,過後又精神抖擻的投入工作當中。問她們累不累,她們都說:「雖然累,但我們是黨員啊!黨員要當先鋒、做表率,現在抗擊疫情就是一線,黨員不就是要衝鋒在前、吃苦在前、奉獻在前嗎?」。

兢兢業業,誓做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保護神」

初心使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真刀真槍干出來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孔書記帶著第二支部的巾幗黨員們始終堅持把「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指導社區、物業公司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消殺方案,主動聯繫專業消殺人員對甸柳轄區開展消殺工作,對吉祥苑農貿市場、居民樓、文化廣場等公共重點區域進行消殺,消殺面積約15000平方。心系轄區老年人健康,每天落實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安康公寓春節期間值班情況及不在公寓過節老人的登記情況,做好在公寓過年老人的安全和健康防範工作。很多社區黨員、志願者、居民和轄區商戶、企業也被她們的敬業精神所鼓舞,紛紛參與到街道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居民、企業帶頭捐款捐物,黨員、志願者義務參與明白紙發放、微信群聯絡發布等宣傳發動工作,樓組長、網格員積極反映外地返濟人員線索……。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在她們的帶動下,讓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有了全民參與的堅強後盾。

忘我奉獻,她們是忙得顧不上家的「編外人員」

舍小家顧大家,只為了居民群眾能平安回家。支部書記孔愛華八十多歲的老母親2019年底剛動了一場手術,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本想在母親身邊陪伴照顧,卻在年二十九晚上投入到抗疫一線至今,無暇分身,只能通過電話詢問母親的病情;支部宣傳委員楊曉嬋,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6小時,經常回家到凌晨孩子已經睡覺,第二天孩子還沒起床就趕來上班。孩子幾次哭著說媽媽我想你,她強忍著淚水安慰孩子:「寶貝乖,等媽媽的工作結束後,一定回去好好陪著你!」;黨員郭忠貞是一名「軍嫂」,也是「兵媽媽」,平時與丈夫、兒子聚少離多,僅有春節才有機會全家一起吃個團圓飯。由於疫情的發生,她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投入防疫工作中;李月作為新加入支部的一名年輕黨員,家人均是基層工作人員,一家人都是黨員,全部在基層抗疫一線奮戰,兩個孩子也只能託付給保姆照料。這隻「娘子軍」的每個人都是母親、妻子、女兒,但在這個全國上下與疫情鬥爭的非常時期,她們最光榮、最鮮亮的身份,是沖在第一線、挺在紅旗飄揚處的合格共產黨員!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扛起黨旗、勇挑重擔的巾幗黨員們,撐起了抗擊疫情的半邊天,讓遏制疫情的防線更加牢固,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本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ZpDAHAB3uTiws8K0L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