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聰明的CEO都愛用《管理日誌》中的方格頁

2019-12-26     哈佛商業評論

雖說現代上班族很多都不寫字了,無論是會議記錄還是日程安排往往依賴於電腦或手機。表面看似簡化了記錄的過程,事實上卻損耗了可供發揮的思維落點。

因為從時間管理層面來看,手寫記錄這一過程更能有效的將內容輸入記錄者的大腦,日誌或手帳更能直觀的再現大腦思考的內容和邏輯層次。

而論起我們用過或收藏的日誌、手帳,相信沒有成百也有數十本。那你是否有過同樣的疑問,日誌中的方格頁要怎麼用,才能360度無死角地展現一枚資深日誌er的逆天美顏時間管理功力?

1. 聰明人用方格頁

首先,可以用這樣一句話打個比方:如果說日誌中的橫線頁像WORD表格,那麼,方格頁就像EXCEL表格,使用更科學、更方便。

包括在2015年引入中國的日本暢銷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中,雖說中、日之間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有著諸多差異,但書中一些經驗分享卻頗為實用。

在該書作者、曾任職於麥肯錫諮詢公司的高橋政史看來,筆記是我們的「第二大腦」。使用方格筆記本則有助於幫我們「理清大腦思路」,整理筆記的同時,也能使工作和學習變得更有意思,效率自然也就越高。

換言之,做筆記的過程也是信息整理的過程,我們做筆記的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了大腦中的內置思考框架,這決定了我們是否有能力用最高效的方式隨時調用我們曾存儲起來的關鍵信息。

反面案例則是,缺乏學習意識的人,筆記往往布局混亂、字跡潦草,密密麻麻的滿眼都是字,很難清晰再現記錄的內容或思考的痕跡,顯然,這類筆記會阻礙我們能力的發揮與提升。

2. 做表格,方格頁和EXCEL/PPT更配哦!

還有什麼比自帶座標線的方格頁更適合被稱為日誌中的「EXCEL表格處理大師」或PPT大?顯然沒有。

比如,用傳統橫線頁記錄課堂筆記、PPT提綱、會議記錄時,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行首無法對齊,顯得層次很凌亂,難以迅速get到要點。

相比之下,點陣式排列的方格頁行首整齊、層次分明、一目了然。特別是在日誌上記錄數字表格時,方格頁的優勢就更大了 ——它完全不用尺子就能隨手畫格子,或按照自己理解的排版格式整齊的表達數據和統計結果,從柱狀圖、曲線圖到點陣圖,不一而足、自由切換。

同樣,在方格頁上做PPT,只要繪製好線框的草稿、基於此製作小樣「依葫蘆畫瓢」,絕對事半功倍! 如果隨身帶幾隻彩筆,則能讓筆記重點清晰,畫面瞬間生動起來。

3. 徒手畫圖形的「小能手」

在放鬆大腦的時候,畫圖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時候方格本的優勢就來了。就像寫數學作業要用坐標紙、練字用田字格一樣,在方格頁上畫圖也是「手到擒來」。

舉個「栗子」,看上去很複雜的阿魯表情包,用方格頁就像開了掛,只需四步就能輕輕鬆鬆徒手畫,不信試試!

4. 時間軸+任務軸=清晰易懂

從書寫來看,空白本對於新手來說很難寫整齊;橫線頁雖然可以掌握字的大小,但字的大小是固定的,不能改變,若是改變了就會顯得突兀。

但是,方格頁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字的大小,並自由變換大小。並且,由於方格頁特有的行、列對距,即便是邊寫邊增加內容,寫到最後也不會顯得凌亂,成功避開了橫線頁的痛點。

更重要的是,在方格頁中,時間軸、任務軸以清晰的橫、縱線格式排列,各有側重又形成交互。這時,如果按照《神奇手帳》書里的顏色來區分事項類型,比如綠色是私事、娛樂活動等,藍色是工作和學習之類需要冷靜處理的事,棕色是雜事、家務事,紅色是和健康相關的事或特別重要的大事。

如此一來,就能根據時間軸上的分區,更快找到不同事項對應的計劃或總結。倘若計劃沒有100%實施?那就可以將其劃掉,或決定不再做這件事,或將它放到第二天再做。

比如在周末,可以依照時間軸寫好下一周的weekly to do 或reading list。如果有重要的日子,也可以用彩色筆標註。一周結束後,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總結weekly to do,回顧一下哪段時間的產出相對突出,並用畫框高亮一下,甚至塗上某些特定圖案。這樣,一周甚至一天下來,就能一眼看到,過得是否充實、時間都花在了哪裡。

5. 優秀的CEO都是時間管理大師

自2015年起,《哈佛商業評論》就為每一位高效能人士推出限量定製版的「管理日誌」——以現代管理大師之言詮釋每一個日常,讓每一筆日程規劃或瞬間靈感的記錄,見證時間的魅力。

這本為管理時間而生的「管理日誌」,集日曆與手帳功能於一體。特別是其中的方格頁清晰標記,易於規劃,備受高效能人士的喜愛。同時,便於攜帶的口袋本設計,隨時隨地可以更清晰地管理日程、規劃時間,讓你做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

面向2020年,我們還對內頁版式進行了全面升級,包含 53 周內容,每周甄選現代管理大師的戰略心得和精彩觀點:激勵員工的話術、公司運營的戰略法則、如何掌管轉型團隊、如何做好團隊領導人……

最特別的是,每篇文章均可掃碼在手機上輕鬆閱讀,隨時為你提供最有價值的參考標準——每天,你都能從中學到一些縝密的商業見解和優秀的實踐案例,絕對物超所值;同時,書頁中的每一周都是充滿能量的日程規劃,也是你精神世界的延伸和出口,用以記錄人生的每一次進階。

好書正在上架

「在看」

《哈佛商業評論》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P-_QW8BMH2_cNUgAm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