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在古代是稀世珍寶,一般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夜明珠來源於地球內部的一種發光物質,經過火山爆發和地質運動,再經過幾千年的沉澱,才能形成會發光的礦石,之後再由手藝人悉心打磨,才會成為平日裡大家看到的飽滿豐潤的模樣。
據史書記載,炎帝和神農時期就已經出現夜明珠了,春秋戰國時期,夜明珠被稱為「懸黎」,比和氏璧還要珍貴,只有為數不多的富商能夠擁有。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含在嘴裡的那顆陪葬夜明珠,大約價值為8.1億。而當今世上現存的最大夜明珠直徑長達1.6米,重達6噸,其價值遠高於慈禧陪葬的那顆夜明珠,可這顆價值不菲的夜明珠,卻被戲稱為公園路燈。
這個故事要從2004年說起。趙社良是一個陝西商人,做的是玉石生意,經常也會帶著團隊出門尋找上好貨源。2004年,他的生意遭到打擊,資金流轉出現問題,此時屋漏偏逢連夜雨,他手中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貨物了。
眼看著辛苦經營多年的事業就要付之東流,趙社良心中十分不甘,於是他決定帶著人手出門尋找貨源。他選定的地點是羅布泊,羅布泊有「地球之耳」的稱號,那裡地形複雜,危險重重,不少人都在羅布泊附近失蹤,但是富貴險中求,趙社良還是義無反顧的出發了。
趙社良孤擲一注,承包了一座礦山,選好日子就帶著工人開工了。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認為他此舉跟無頭蒼蠅沒什麼兩樣,而且那座礦山曾經被人開採過,要是真有什麼寶物,肯定早被人拿走了。
但趙社良還是堅持己見,根據他的經驗來看,要是運氣好的話,講不准真能在這座廢棄的礦上挖出一些有用的玉石。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團隊還是一無所獲,趙社良他壓力越來越大,但是他沒有退路,他將所有的身家全部賭在這座礦山上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就在趙社良快要崩潰的時候,他們團隊發現了一些螢光石,團隊士氣大受鼓舞,隨著深入開掘,趙社良發現了一個超級大的石頭,隱隱約約閃著光。他如獲至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這塊巨石運回家中,經過三年的打磨,不規則石塊變成了圓潤的球體,這個球體重6噸,直徑為1.6米,每到夜晚都會發光,是一顆大型夜明珠無疑了!
接著趙社良特意找了專家來估價,鑑定一番之後,專家認為這顆夜明珠的價值大概在26億左右。這個消息一經放出,頓時在玉石界引起巨大轟動,很多人慕名前來觀賞,不少富商也想將這個寶物納入囊中,但是26億並不是個小數字,沒人能瀟洒的掏錢買下這顆石頭。
見沒人購買,趙社良就另外想了一個賺錢的辦法,他將這顆夜明珠拿到外面展覽。白天的時候,夜明珠燈光微弱,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但是每到晚上,夜明珠就會閃閃發光,放射出的光芒足以照亮整條街,很多遊客慕名前去一睹夜明珠風采,趙社良憑此賺了不少錢。而這顆夜明珠經常在公園展覽,因此,又被網友戲稱為「公園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