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無論是身處風暴中心的武漢人,還是其他人,都扛著這一場戰「疫」所帶來的情感傷痛。
從疫情爆發開始,人們就陷入了對於未知的恐慌和焦慮之中;隨著疫情的持續,病毒在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突破著我們的心理防線。
看著電視、盯著手機追蹤疫情發展的信息,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開始積聚,人們開始變得痛苦、憤怒,甚至陷入不自覺的過度焦慮中;那些站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所承受的壓力更是讓人揪心;更別說確診、疑似的患者的恐懼和疑慮,家人、朋友的擔憂、悲傷和失落,更是漫無邊際。
情緒是人類生活的核心。身處疫情漩渦當中,人們的情緒極其複雜。其中有期盼、感動、感恩等正性情緒,但更多的是抑鬱、焦慮、恐懼、恐慌、孤獨等負性情緒,以及伴隨而來的疑病與軀體化疾病等消極行為。
產生情緒是很正常的,如果情緒過了「度」,那就變得不健康。負性情緒的疏導不良或累積鬱結,可能導致嚴重的心理及生理問題。
這個時候,人們最需要的是評估自己的情緒狀況,主動調節自己的心態。別忘了,人們的情緒狀態與自身免疫力密切相關,穩定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強力屏障。
對此,三聯中讀在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授權基礎上,推出了《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冊》音頻專題,通過實用的心理健康評估方法,幫助大眾了解疫情背景下個體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教會人們掌握情緒調節方法,科學處理情緒,從而平復心態,建立正向積極心理,幫助大家築牢一道抵抗病毒侵襲的有力心理屏障,打好抗疫防疫心理「戰」。
你的負面情緒是否過了「度」?來自三聯生活周刊00:0012:28
點擊試聽小課《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冊》
小課主講人
主編:胡平,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心理學系主任
簡介:胡平教授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心理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第二屆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心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中國心理學會文化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曾參與2003年抗擊非典的心理援助工作,對公共衛生危機應對有較多經驗。本次手冊由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共同策劃。
課程目錄
01 你的負面情緒過「度」了嗎?
健康的情緒/如何進行快速自我評估
02 如何疏導不良情緒、自我療愈?
抑鬱情緒/焦慮情緒/恐懼和恐慌情緒/孤獨感的自我調節方法
03 遭遇了嚴重心理創傷,怎麼辦?
「創傷後應激障礙」/「替代性創傷」/什麼是應激反應?
04 如何與外在世界保持良好聯繫?
積極主動地與家人、朋友、同事訴說和交流自己的情緒。
05 當個體遇到了社會疏離
疾病的污名化/分離/喪失及其心理調節原則/自我封閉、壓抑隱忍/心理失衡/極端心理問題。
06 如何通過「正念訓練」緩解焦慮?
正念是一種非常好的應對「難以抑制的擔心」的方法。/冥想/認知行為療法
07 閱讀和運動,心理自助之道
閱讀讓人專注/運動遵循適度和營養跟進原則/提倡室內單人運動
08 疫情暴發期,特殊人群的疏壓之道
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一般成人/家長的心理自助
09 彩蛋 | 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量表簡表
10 彩蛋 | 焦慮抑鬱症狀自評量表
11 彩蛋 | 全國及部分省份心理危機干預機構與聯繫電話
點擊上圖訂閱
《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冊》小課
(中讀VIP用戶可免費領取)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