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夫妻因輔導作業反目背後,憑什麼只有媽媽輔導孩子功課?

2019-11-14     排頭觀察

"喂,警察叔叔嗎?爸爸媽媽打架了,你們快過來……"近日,杭州崇賢派出所接到一名10歲男孩的報警電話,一開始民警以為這是一起家庭暴力事件,略微安撫小朋友後,問清地址後迅速出警。

警察趕到現場發現沒人吵架,也沒發現這個小朋友,再次撥通電話,小朋友說爸爸媽媽打起來了,媽媽離家出走,他和爸爸都追出來了。不得不說,這位小朋友思路很清晰,走過的路記得清清楚楚,他指揮民警到了地方,警察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孩子不玩手機不學習,媽媽打了她,爸爸又發火,這才把事情鬧大。

民警一聽也是哭笑不得,好在事情不大,小朋友當著警察叔叔的面向媽媽道了歉,爸爸也向媽媽說了對不起,最後三人一起回了家。

最近一兩年網上特別流行一句話,叫:"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因為家長輔導作業鬧出的事兒,五花八門多了去了。父母吵起架來,這還算輕的;婆婆不贊同兒媳婦教育孫子的方式,兩人大打出手,也是常事;還有一位寶媽在朋友圈訴苦,陪孩子寫作業5年,心臟支架都做了2次。家長們都很奇怪,明明是很簡單的題目,自己的娃怎麼就那麼笨,怎麼教也教不會?

如何教育好孩子,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三言兩語很難說清,家長們首先應該解決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比如媽媽們的氣到底從哪兒來,應該怎麼化解?

有人會說,不就是氣孩子不愛學習,腦子笨嗎。沒結婚,沒孩子的人這麼想可以理解。其實媽媽們氣的是,為什麼總是,只有我一個人在教育孩子?杭州這起事件的起因,是媽媽教育孩子,爸爸不滿媽媽的教育方式,導致兩人爭吵,有網友犀利點評道: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喪偶式育兒嗎,你不僅不帶孩子,還要對我怎麼帶孩子指手畫腳,看我怎麼收拾你!

中國有句老話,叫"男主外女主內"。生孩子、教孩子,我們好像都默認是媽媽的工作。大部分家庭的子女教育,父親都處於一種缺位的狀態。有人會想這沒啥啊,畢竟男人要掙錢養家非常辛苦,回到家還要教育孩子,實在太累,另一方面,男性也不如女性有耐心,還是媽媽教孩子做作業比較好。

可話說回來,現在的普通家庭里,有多少媽媽是全職主婦?男人要上班,女人就不用嗎?每天早上夫妻兩人一睜眼,就是迎面而來的房貸、車貸、養老、育兒要花的錢。只靠丈夫一個人,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怎麼運轉得起來?如今這個社會,每個人身上的壓力都很大,如果媽媽白天在工作中受了什麼委屈,回家得獨自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旁邊還有人說三道四,你還希望她特別有耐心,要求也太高了點。

小時候我們不聽話,被媽媽打了不服氣,媽媽總是冷冷得扔下一句話,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現在很多家長對這句話應該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可與此同時,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同樣的一條路,即便已經2、30年過去,那些童年時期留下的陰影,仍會時時刻刻影響著已經身為父母的我們。

至於怎麼解決,不給自己的孩子再留下屬於他的童年陰影。媽媽們必須做的一件事:是讓爸爸立刻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德國哲學家E·弗羅姆曾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科學研究顯示,爸爸能讓孩子更早形成性別認同,來自爸爸的教育和鼓勵會對孩子長大之後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判斷力等方方面面都造成重大的影響。

而更重要的,是父親代表著社會的規則,孩子會通過對父親的認同去認同這個社會。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總會不斷試探,尋找邊界,父親必須成為這個邊界,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長,我們的家庭教育,也會因為夫妻的共同參與變得更加和諧。關於子女教育,你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嗎,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KP8aW4BMH2_cNUgZY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