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萬元買的房子,卻敗在了電梯上! 「少梯多戶」的房子不能買

2020-07-31     遠舒

原標題:120萬元買的房子,卻敗在了電梯上! 「少梯多戶」的房子不能買

120萬元買的房子,卻敗在了電梯上! 「少梯多戶」的房子不能買

房地產進入商品房以後,除了房價越來越高,樓棟同樣越建越高,這樣建房的優勢在於開發商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儘可能蓋出來更多的房子,實現利益最大化,賺取更多的利潤。而對於購房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相反房子蓋的高了,住在低樓層的住戶會感覺很壓抑,甚至中低樓層通風和採光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遮擋。並且,樓層太高對電梯的依賴程度會更高,住在中高樓層的住戶只能通過電梯正常出行,一旦停電或者電梯發生故障就會很麻煩,而高樓層最大的隱患就是消防安全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早期建設的高層住宅的弊端在逐漸顯露,也引發廣大購房者的病垢,但根據目前現狀來看,開發商選擇對此視而不見,並沒有對高層商品房住宅進行太多的變革和優化,反而這些房地產商們的逐利性越來越強,現在很多城市裡,不僅是房子樓棟越建越高,同時每層的戶數也越來越多,通俗解釋就是最初的1梯2戶和2梯4戶格局的房子,現在直接建成1梯4戶和2梯8戶,更誇張還有4梯20戶的高層住宅樓。

最近有位朋友向我吐槽說:120萬元買的房子,不曾想卻敗在了電梯上!這位朋友3年前由於結婚的需要,就在工作的某省會城市三環外購買了一套總價120萬元的房子,總共有33層,他選擇了25層,因為年輕人都偏向於買高一些的樓層,但裝修時確實有些麻煩,因為往上運送材料有些耗時費力,不過為自己的房子勞神費力也屬於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

誰知這種有房的喜悅感並沒有持續太久,大概在住進去一年左右,搬進去的住戶逐漸多了起來,他有些崩潰了,因為他買的這棟樓屬於小戶型,只有2部電梯,但有10家住戶!由於他本人住進去比較早,當時還沒有感覺到電梯不夠用,現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電梯口基本人滿為患,更加令人崩潰的是有時候好不容易等到電梯到25樓,結果卻顯示滿載,這一刻出門的滿滿正能量也已經轉變為了負能量。

由於電梯每天都在高強度的工作,導致故障發生率很高,不說隔三差五這麼頻繁,一個月里基本就會壞幾次,想到每天要等電梯心理就有一種陰影,如果哪天下班回來早,錯過了人流高峰期心中還會暗自竊喜。再難都住了2年多,早就忍無可忍了,今年年初就把房子掛出去了,可一直到現在都找不到合適的買家。

不好賣的原因有三:1.樓棟里每層的住戶太多,並且都是小戶型,很多人買來都不是自住,而是作為投資用途,所以出租比例很高,住房人員繁雜;2.樓層戶數多,意味著走廊通道狹長,走廊里的採光也不好,給人一種幽閉恐怖的感覺,稍微對居住品質感有些追求的人都不會選擇購買這樣的房子;3.「少梯多戶」布局,出行上下電梯都很不方便,這是導致房子難賣的終極原因,誰都不想回家和出門成為一種受罪。

筆者分享這位朋友的買房經歷,旨在提醒大家買房一定考慮全面。如果房價高低是決定買房與否的關鍵因素,但不能成為影響你買房的絕對因素,而地段、戶型、朝向、樓層、梯戶比等這些因素在看房時都要了解清楚。一套房子,梯戶比絕對不容小覷,因為每天的出行不可避免,如果要想購買一套居住舒適度高的房子,最好選擇1梯2戶和2梯4戶的房子,還可以選擇小高層住宅和多層住宅,也就是一棟樓最高只有16層左右,這樣也能夠避開電梯少、戶數多的問題。

補充知識:「少梯多戶」的高層住宅還有一大令人崩潰的點,就是日後整棟樓業主的裝修影響。要知道,一旦交了房以後,至於每家每戶什麼時候裝修,這個是無法統一的,有的人鑰匙拿到手就開始裝修,有的人一年後才裝修,還有人過了3-5年等手中有錢再來裝修,正好哪天你在家想要睡個美美的懶覺時,突然樓上的刺耳電鑽聲嗡嗡作響,這種時候你很怒,迫於鄰里關係又不好言。這個漫長的裝修過程中,噪音、灰塵等污染將在未來不間斷的日子裡折磨著上下左右的每一位住戶。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K2op3MBURTf-Dn5BE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