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堅守後方防疫保障巾幗不讓鬚眉
「口罩、護目鏡還有防護服什麼時候能送到,麻煩能不能給我們加急,拜託了」電話一端傳來郝妍急切的聲音。自從抗擊疫情工作全面開展以來,派出所民警每天都要深入社區、街道、入戶走訪排查疫情。
身為西安市南大街派出所內勤的郝妍,主動肩負起了為派出所民警及輔警採購防疫用品的工作。從除夕到現在,郝妍幾乎每天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除了為大家採購防疫用品以及日常的值班備勤和文書內勤的工作之外,她還堅持主動為大家做好每日的消毒殺菌工作。郝妍說最近所里大傢伙全員上崗,大家從白天到黑夜,下社區入戶摸排外來人員,排查外來車輛,協助轄區內的大小社區落實門禁登記制度,工作量很大,也很辛苦。但是沒有人喊累,沒有人抱怨,大家都堅守在防疫的戰場上,而她能做的就是站在大家的後方,為大夥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丈夫臨危受命理解包容堅定必勝信念
2017年入警的郝妍其實剛結婚不久,她的丈夫馬超是跟她一批在警校培訓的同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分局成立了防疫指揮部。由於人員緊缺,原本在便衣大隊的馬超被臨時抽調到了分局防疫指揮部。負責和派出所對接各項核查數據,匯總各類表格,每天都忙到深夜。
這幾天經常到家匆匆巴拉幾口飯,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馬超說本來今年說好大年初二要陪郝妍回娘家,但是因為疫情的來臨,兩個人都沒有能夠如約回去。他初一晚上專門給岳父岳母打了電話,在電話里向老兩口拜了年。因為職業特殊,郝妍和馬超又一次沒有辦法陪父母一起過年了,但同在警隊,同為警察,這樣的伉儷組合卻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兩個人選擇堅守在各自的陣地上,用最簡單的話語,向對方送去關心和鼓勵。
父親老驥伏櫪防控一線一馬當先
馬超的父親馬建國是碑林分局紅纓路派出所交通社區的一名社區民警。2007年從部隊轉業回來進入公安系統,便分配到紅纓路派出所,從刑偵一線到管片民警,老馬在紅纓路派出所一干就是13年。常年高負荷的一線工作讓老馬患上了高血壓,所里的大夥都知道,每天早晚兩頓降壓藥對老馬來說必不可少。
去年因為一次意外,老馬的左腳腳後跟肌腱斷裂,使得老馬走路受到影響,但老馬從大年初一開始,他就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天一大早便下社區挨家挨戶走訪排查,直面外地歸來人員,反覆詢問情況,詳細做好記錄,經常一弄就到深夜。這兩日老馬經常剛一走到小區的院子門口,遠遠看見小區門衛,不等老馬張口,小區門衛就開口說:知道了馬警官,一定做好進出人員登記,測量體溫,保證不漏一人!
已經擁有32年黨齡的老馬,深知自己每一次的反覆強調,都是在給建立起來的防疫安全線增加一層保險,自己的每一次摸排走訪,都是在剎住疫情前進的腳步。
堅守,是責任和擔當,讓這樣一個三警家庭在這個春節做了共同的選擇。雖然沒能與家人相聚在一起,但是並肩作戰,讓他們三人心連在一起,讓全局每一個忠誠履職,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民警心連在一起。
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碑林區的大街小巷,在防控保障的大後方,有你,有我,有他們。這個春節,不孤單!
來源:西安公安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