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糖友吃火鍋不升糖的技巧

2019-12-28     糖友大講堂

時下正是吃火鍋的好季節。火鍋是絕大多數人最喜愛的飲食之一。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何享受火鍋的美味又能不影響血糖的平穩呢?糖尿病朋友吃火鍋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秘!糖友吃火鍋不升糖的技巧

  注意事項

  第一,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有些人涮火鍋講究「嫩」,火候掌握不好,肉類沒完全熟就撈出來吃,就會造成胃腸道不適,拉肚子。

  第二,要注意時間問題。涮得時間如果過長,營養素含量就會下降,尤其是維生素C的破壞比較嚴重。

  第三,要注意葷素搭配的比例問題。一般涮火鍋的順序是先肉後菜,這樣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其實是不提倡的。如果先涮肉,肉就會在短時間內攝入較多,一盤4兩的肉,很快吃完了。再吃點其它的菜,不知不覺就吃多了,非常不利於飲食控制。

  避免嘌呤攝入的幾個絕招

  目前流傳一種「吃火鍋容易導致痛風」的說法,因為火鍋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那麼,如何避免嘌呤的攝入呢?

  嘌呤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如果涮火鍋的時候,只吃肉不喝火鍋湯,嘌呤是沒有多少的。還有就是涮菜的種類選擇很重要。如果只是涮青菜的話,湯是可以喝的。

  需要注意的是動物內臟、海產品、木耳(乾的或鮮的)、蘑菇,這些材料中嘌呤含量比較高,吃的時候要控制量,少吃一點。

  在吃山珍、海鮮火鍋時,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注意不要攝入過多而誘發痛風。而其它沒有這個情況的人不要過於擔心,痛風的發病率在中國並不比國外高。對於動物內臟,海產品並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要控制量。

  吃菌底火鍋時,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湯要儘量少喝,吃肉的時候要在水裡涮一下,去掉上面沾附的湯。湯不能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的脂肪含量高,有高脂血症、膽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應該少喝湯。但是如果是純的青菜湯就沒有問題。

  吃火鍋要慢而清淡

  有些人吃火鍋很注重口味,剛撈上來滾燙的東西就往嘴裡送,調料也會選擇比較鹹的和辣的,覺得這樣才有味,吃起來才過癮。這樣並不是合適的吃火鍋方式。

  吃過燙的東西,尤其是長期吃,會造成口腔黏膜損傷。因為燙,吃的時候狼吞虎咽,速度快,很容易吃多了發胖。很多調料,像香油,脂肪含量太高,麻辣調料的鹽份也不少。

  建議不要蘸太多的調料,最好不要選純油的。調料可以選麻醬的,吃的時候用水沖稀一點。太辣的調料也不要選,辣會刺激胃黏膜,也會吃得快,不小心就會過量。

  吃火鍋最好先吃菜

  吃火鍋一般人都喜歡先涮肉再涮菜,這個習慣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是需要做稍微調整的。

  在葷素菜都有的情況下,比較好的吃法是先吃菜,再吃飯,再吃肉,再吃菜。先吃菜和飯,讓肚中有些食物,再吃定額的肉,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如果先吃肉的話,因為肉的體積小,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

  吃火鍋搭配飲料有竅門

  大家在一起涮火鍋的時候一般都會喝點飲料。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飲料的時候也要注意。

  血糖高的人最好喝水。白開水、礦泉水或者淡淡的茶水都可以。不建議糖尿病患者日常吃火鍋的時候喝果汁,因為果汁糖分含量高,也很難控制食用量。

  火鍋蔬菜沒有種類限制

  糖尿病患者提倡多吃蔬菜,對於菜的種類或者數量的選擇沒什麼特別的限制。

  除了一些含澱粉高的蔬菜,像土豆、紅薯之類要當成主食來吃,吃了這些蔬菜要少吃主食,要把量控制好。

  其它蔬菜可按應吃的分量來吃,豆製品算做肉類的交換份。葉類、瓜類菜可以適當多吃點,如果一天的分量是一斤的話,可以吃到半斤以上。

  至於菜的具體種類倒不必太在意,蔬菜類的熱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量差別不大。例如,苦瓜並不比其它的蔬菜更好,而且涮過後並不好吃。吃菜的一個首要原則是控制量,然後才是種類。

  吃火鍋要注意控制主食量

  糖尿病患者在涮火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主食攝入量。

  一般在涮火鍋時,已經吃進去部分主食了,像麵條、土豆、紅薯這些高澱粉的東西都應該算在主食裡面。如果不夠的話,再吃點饅頭、米飯之類。

  涮其他食物的時候脂肪已經吃了不少,所以主食最好不要再吃炸饅頭之類比較油的東西,吃一些米或面類的純粹主食就很好了。涮菜味道已經很鮮,主食可選淡味的。

  要注意控制好主食的量。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覺得吃粗糧對血糖的影響沒那麼大,就有意識地涮些蕎麥麵條等粗糧製品。其實涮火鍋時它們的升糖指數並不比普通糧食低。麵條類食品在鍋里煮的時間長,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對血糖的影響更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BlhT28BMH2_cNUgae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