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家裡的老人,爺爺奶奶帶娃和姥姥姥爺帶娃會有差距嗎?今年孩子們的假期特別長,冉冉需要工作沒那麼多的時間陪孩子,於是打算把孩子送到家裡老人那裡看管。
與他人不同的是,冉冉生下的是一對雙胞胎兒子,顧慮到倆孩子都交給一個老人壓力太大,看管不過來,所以就把兩個孩子分別送到姥姥和奶奶兩個地方,沒想到兩個月過後,孩子們的變化讓冉冉覺得特別驚訝。
被奶奶帶的大寶回來後跟冉冉沒有以前親密了,脾氣變得任性,吃飯也特別挑剔;而跟著姥姥的二寶不僅沒了之前挑食的毛病,回家後和媽媽更親近了,看到媽媽回家還會主動遞拖鞋。看到兩個孩子的變化冉冉不禁疑惑,為什麼兩個孩子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不管是姥姥帶還是奶奶帶,如果家庭中是這3種教育方式,孩子長大後都不會太差。
1、多講媽媽好話
若非工作和家庭無法兼顧,每位媽媽都希望能夠親自陪伴孩子長大。若交給老人的時候老人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在帶孩子的時候就會傳達出自己的抱怨,比如「媽媽工作太忙了、不愛你了,所以沒時間帶你」、「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為了帶你,我的身體也不好了」等等。
這些話讓孩子聽來就會慢慢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家裡的小累贅。而如果換成「媽媽在外面工作,很辛苦,但媽媽為了你,什麼苦都能吃,你長大了要記得孝順媽媽才行呀!」,這種談話方式反而會逐漸拉近孩子和媽媽之間的距離。
2、多講講媽媽的事
老人帶孩子一段時間就會容易出現孩子和媽媽的感情不親的現象,而有些老人為了拉近寶寶和媽媽的關係,會經常講一些媽媽的童年趣事,讓孩子即使沒跟媽媽在一起也能了解媽媽的生活,依然會覺得和媽媽很親近。
3、大人溝通順暢,隔閡較少
老人帶娃和父母帶娃多少會有些差距,為了減少矛盾,如果老人遇到什麼問題能直截了當跟媽媽商量,那麼兩代人的隔閡將變得越來越少,這樣的家庭氛圍不但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也減少了孩子在兩代人中間鑽空子的機會。
無論是誰帶孩子,家庭中教育思想統一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在把孩子交給老人之前,一定要和老人做好溝通,避免因為教育思想不一致耽誤了孩子。
爆炸話題:各位寶媽,你認為孩子給姥姥帶和奶奶帶有區別嗎?區別在哪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B4sCHUBd8y1i3sJqa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