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孩子有多棒?一年級99分語文考卷火了,卷面讓老師不舍扣分

2020-08-12     育兒小米

原標題:自律的孩子有多棒?一年級99分語文考卷火了,卷面讓老師不舍扣分

最近,小學一年級的一個孩子在試卷上得了99分,然後他的試卷在網上流傳開來。

雖然小學語文其實也並非是很難的,的高分的現象是正常的,但這張試捲成為熱門的原因是孩子的捲曲面太整齊。

無論是拼音還是課文,都是非常正確的,而且錯誤很少,所以老師在批文中,實在經不起扣分。

對於這樣一個小孩子,可以寫得這麼整潔,可以看出孩子的自律有多好。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孩子每天都有很多時間寫作,但他的父母說,孩子通常很聽話,會嚴格要求自己去學習,有意識地完成作業,這足以看出自律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所說的"自律",就是針對個人的情況,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把被動變成主動。

自律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它能使人清楚地認識到,能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們學會克服自己。

同時,自律也是培養一個人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人行動自由的必要條件。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呢?

1、父母應嚴格自律,為子女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是最親近子女的人,是對子女有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終身的。

如果父母嚴格要求自己的積極進步,就可以為子女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自律也有一定的幫助。

相反,如果父母行為不端、行為不當、甚至違反法律和紀律,他們就會對子女產生負面影響。

2、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們明確的是非觀念

父母應該讓孩子認清是非,認清善惡,從多方面思考,不能被錯誤的表面所迷惑,從而控制自己的自私思想和慾望。

例如,在課堂上告訴孩子不能說話,包括影響別人學習的事情也是不對的。

在與人交流時,罵人也是錯誤的,上車吃飯也是不對的,搶座位也是錯誤的。

3、要有意志力

良好的自律和堅韌的意志力是分不開的,沒有意志力,自律都是扯淡,也許你有自律意識,但行為的表現與自律的要求不相稱,這說明你的意志力很弱。

自律和意志力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意志力差的人,自律也會差。

意志力強,自律也會強。

自古以來,嚴格要求自己的人都是注重資料表的人,他們明白千里的堤壩也容易沖毀的道理。

如果允許這些小壞習慣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下發展,那麼他就像是在滾雪球,滾得越來越大,最終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4、我們要經常反思

父母必須經常反思自己最近的行為和想法,同時,也應該要求孩子也這樣做。

找出自己的缺點和優勢,了解我們今後的努力方向。

這種方法是中國古代提倡的一種教育方法,在世界各地和任何時候都被用於許多著名的教育務中。

只有不斷反省自己的錯誤,才能繼續積累經驗,所以才會更嚴格地要求個人的品性。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有缺點和缺點,但也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為了達到自律,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反思自己,勇於批評自己。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如果你想讓一個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你就不能依賴幾本書或幾個大道理。

這就要求父母要不斷地引導和努力工作,不要縱容自己的孩子,為我們的孩子找藉口,對自己要孩子嚴加管教。

長期實行自律,可能會成為一種態度,對孩子也會有好處。

你們是如何讓孩子自律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7xx43MBURTf-Dn5gC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