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建日築聞
鮮肉攤鋪配有更整潔衛生的展示冰櫃和操作台 Freeman
為什麼這次是菜場?
永年路,是上海的一條老馬路。永年菜場,是上海的一座老菜場。鄰里之間的這條路和這座菜場落下了歲月印記,四十年來,他們依舊保持著這種生活節奏。只是今非昔比,對門馬路開始拆遷,一街之隔的菜場,走上了更新之路。
門頭日景 Freeman
但我們要相信,無論拆遷還是改造,無論是103盧灣還是101黃浦,城市的格局在變大,人口在移動,有一點不變的,是從EXPO2010開始的,better city better life。而這也是裸築更新建築事務所接下本案的原因:better city better life。我們始終認為,這句口號不應該只是2010年世博會期間的一句簡單宏大敘事,而更應該是後世博時代,上海「可持續更新」的方方面面。
門頭夜景 Freeman
裸築自2016年開業以來,相繼完成了對黃浦一座「老鉚釘廠」米域有光的廠房改造,外灘禮和洋行歷史保護建築的改造更新,長風景畔(現大悅城)商業空間改造升級等項目之後,對「城市更新」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從而希望能夠涉足更具社會性的「民生」項目,以「弱設計」的實踐觀點,來豐滿城市更新的各種尺度經驗。
鮮肉攤鋪配有更整潔衛生的展示冰櫃和操作台 Freeman
永年菜場改造觀
菜場改造這件事情其實特別簡單,我們用一組詞,說了一段情懷。
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市巷街道,煙火弄堂,百態人生,永年菜場。
情懷這件事情,她是一個有維度的事情,小小一個菜場,她可以去往清明上河圖上來舞文弄墨,是可以讓記憶情懷歷史人性全部彰顯出來的一種表達,
永年菜場開市場景 Freeman
菜場還可以是什麼?
這往往是設計伊始,所有設計者都會去思考的東西。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幾條馬路之外翠湖天地的菜場,現代社區中心集約買菜功能,一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永年菜場的區位條件較為普通,她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承擔著周邊「兩萬戶」的最最基本的生活基本需要,這座菜場甚至並不需要被變的時髦,而去迎合這個時代的「審美」。而在實際落地改造過程中,「多功能復合業態的網際網路思維」理想被束之高閣,租金,預算,性質等皆與之衝突。
永年菜場開市場景 Freeman
所以,永年菜場,只是一座菜場。
在永年路這條老馬路上的老菜場,她所服務的更多的還是原來來買菜的居民。裸築不希望用「迎合這個時代審美」的設計語言,來挖掘這座菜場的「網紅屬性」。而是:就這座小菜場裡所存在的普遍問題:如,不清潔的購菜環境體驗,沒有秩序的菜品攤位分類,慵暗的燈光體系,說不明白的指示系統,殘破難以閱讀的內外店鋪招示,地漏排水,天花防水,設備系統,防盜,消防等針對問題給出解決方案,然後再給一點溫度。
水產攤位有了統一的操作台,台面設計一來便於商家換水拿貨,二來防止污水外溢 Freeman
這也是裸築對於城市更新類型項目所一直堅持的設計方法論:就問題給出邏輯閉環的解決方案。因此,乾淨,衛生,美觀,經濟,在設計層面有「意義」,成為了組織設計邏輯的「關鍵詞」。而對於逛菜場的人群年齡段,我們通過實地調研發現,90%都是周遭居民,年齡段在50歲以上;而10-30歲左右的青年人基本不會去原來的永年菜場。這個現象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我們更希望通過本次空間營造之後,能夠吸引更多低年齡段的年輕人融入進去,讓菜場成為一個「老少皆宜」的閒暇之餘的選擇。
寬敞整潔的過道 Freeman
改造實踐
城市鄉野
菜場業態的更新絕不應該是走向「鮮生超市」,菜場是現代都市人,所剩不多的能夠直接接觸到「自然「的地方了,其更應該是一種」城市鄉野」的存在。超市所提供的現代化會抹掉這些「菜」所帶來「自然鄉野」,而裸築所希望的空間營造,恰恰是對於本質的本質表達。歸納羅列了四個可以謹慎改造的設計點以及一條貫穿的設計主線: 外店招,內店招,入口場所營造,空間主材質以及「城市鄉野」為主線的空間敘事。
不同品類的攤鋪設計做了區分 Freeman
這裡使用了「謹慎」這個詞語,也是裸築對民生項目的「敬畏」的態度,因為在設計上我們所追求的「精緻的煙火氣」,但需避免「過度設計」所帶來的「嚇」到居民,或者產生了莫名其妙的「距離感」,從而再也不進去了。所以民生項目的「生態」是十分脆弱的,設計師不僅要改造好,更要保護好這種「生態和關係」。
白色和粉色小方磚,橙色磚縫 Freeman
外店招
對於外店招門頭的設計,裸築在傳達「鄉野氣質」。石棉瓦楞板被作為背景肌理使用在外門頭店招上,而該材料是過去農村房的常見屋頂建造材料,屋頂與門頭,石棉瓦楞板的場所影射,將「城市鄉野」印刻於魔都街巷。
門頭,由瓦楞板疊加,招牌置入,輔以燈光,點亮門頭 Freeman
門頭,由瓦楞板疊加,招牌置入,輔以燈光,點亮門頭 Freeman
動線梳理
動線是菜場設計里極為關鍵的一環,減少拐彎抹角,動線直達,視線清晰是其設計原則。此外,根據菜場的使用人群,需要考慮一定的「適老化」設計,欄杆防護,入口緩坡等,也需要考慮貨運動線,垃圾清潔流線等等。
改造前平面圖
改造後平面圖
內店招 – Joints建築節點思維
裸築在用節點思維解決實際內店招笨重的問題。通常的店招都是用石膏板下掛,這樣做即浪費材料,空間又十分笨重。而Joints系列的節點設計,是裸築較為成熟的節點產品:讓空間變得輕盈有序,招牌變得可拆卸替換,燈光更有秩序。
橙色磚縫,空間充滿活力 Freeman
地面細節,小方磚更耐磨 Freeman
我們在每跨鋪位的平面組織形式里,創造一種帳篷的「輕盈」, 「麻布」作為主布面材料,從自身屬性表達一種自然肌理,將 「自然鄉野」的氣質傳達給空間。而帶有審美的解決問題,才是整個設計最本質的表達。Joints內店招,在建造屬性上是十分出色的。鋼索的簡單拉結,麻布吸貼的可更換設計,都是針對菜場的特殊環境而設計的。
攤位店招節點細節 Freeman
攤位店招,麻布,輕鋼支架 Freeman
攤位店招,麻布,輕鋼支架 Freeman
入口場所營造
用 「石籠」的景觀立面做法,影射「城市鄉野」的入口儀式感。將石頭替換成更有機的,「松果」,「麥穗」,「松木」,「卵石」,來重新拼合出一組「斷層地質圖」。這樣的氛圍營造的尺度感,在於對材料本身的研究,自然有機物永遠不會帶來距離感。相反,石籠里的干蒸松木自身散發出來的木質清香,也是裸築臆想中的嗅覺上的儀式感,伴隨著視覺的體驗與「水果鋪」的入口功能,共同創造感知上的「城市鄉野」。
入口壁籠,由鵝卵石_碎石_木樁_松果_麥穗鋪成,形成類似地質側剖圖,充滿自然氣息
入口壁籠牆上掛著商鋪店家等信息,便於更換 Freeman
空間主材質
空間主材質的選定,也是基於成本及後續運營所考量的。自潔,衛生,經濟以及菜場規範要求,導致了 「白方磚」成為唯一一種業主認可的立面鋪裝材料。但我們還是在磚的縫隙上做了設計:將原本的黑灰縫改編成為橙色縫,當每一條橙色縫隱在空間中但又發揮著其「鼓舞人心」的能量之後,整體空間一下子從黑白色的沉悶,轉向「視覺跳動」,但由於是縫隙的細微,並不會影響整體空間的潔凈與明亮。
Freeman
Freeman
項目圖紙
門頭,由瓦楞板疊加,招牌置入,輔以燈光,點亮門頭
攤位店招,麻布,輕鋼支架
橙色牆面,讓菜場充滿元氣和活力
攤位店招節點細節
項目信息
建築師:裸築更新
地址:永年路58號,盧灣區,上海市,中國
主創建築師:柏振琦
設計團隊:薛樂騫,陸慧沁,盛朦萱,楊俊一,吳葉靜
施工顧問:唐遠華-澳洋展示道具廠,張成華-結廬裝飾
業主:淮海商業巨鹿集團
建築面積:10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9
攝影師:Freeman
編輯:韓爽、莫因同;譯者:田山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