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英年早逝之後,留下一子,他及其後嗣後來怎麼樣了

2020-04-07   史海觀復

大江東去,浪淘沙,千古風流人物。待光陰和世事的風雲遠逝,我們終會發現,歷史為我們證明了誰才是人傑。亂世總是人才輩出,因為那些令人敬佩的人有著一顆報國圖強的心、他們有著無與倫比的才智與信念。民國便是這樣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有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救國方案並努力踐行。

宋教仁便是其中閃耀的一位,在他短暫的一生里,他為中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做出過卓越的貢獻。他是中華民國時期的革命家,在長沙創立華興會,並擔任副會長,他終其一生到處奔走大力宣傳革命宗旨,致力於建設中華民族自己的民主共和政權。

可是這樣偉大的人卻在31歲時被可恨的反動分子在上海火車站刺殺了,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宋教仁僅留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以及其後嗣的境況如何呢?


一、 有為青年宋教仁早逝

宋教仁是中華民國時期一名傑出的革命家。他從1903年開始參加革命救國運動,1904年2月25日,黃興擔任會長、宋教仁擔任副會長共同成立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的華興會。

但此次革命運動並未成功,宋教仁便前往日本,前往大學深造,並與夥伴創辦雜誌,自己擔任翻譯家,翻譯碩果纍纍。他還有另一個著名身份便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

在民國元年時,宋教仁被任命為中華民國的法制院院長,憲法草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法》便是由他領銜起草的;宋教仁後來還被當選為同盟會總務部主任幹事,同盟會工作基本上是由他主持;同年8月25日國民黨成立,宋教仁被孫中山委為代理理事長。

宋教仁有著紮實的知識基礎、豐富的革命經歷,更重要的是他有著一雙辨明黑白的慧眼和一顆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心。他同黃興和孫中山等人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帶領中華民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偉大嘗試。中國社會能有今天,有一份努力便是來自宋教仁的。

可憐的是,英雄卻短命。宋教仁在31歲時於上海火車站被反動分子刺殺不治身亡。那麼年輕啊,還有那麼多的治國理想還未曾實現,還想要為祖國貢獻更多,卻被可惡的叛國勢力殺害了。

二、宋教仁遺子

宋教仁臨終之前向好友于右任留下遺囑,遺囑中在安排完工作上的事情之後,還有如下幾句話: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後,請克強與公及諸故人為我照料。宋教仁並未在這份簡短的遺囑中提及自己年僅13歲的唯一的兒子,不過這句話我們卻可以看出他非常隱晦地表示了將兒子託付給友人照料之意。

宋教仁16歲時與妻子方氏(比宋教仁大4歲)在家人的做主下包辦成婚,也就是舊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人因在思想學識上有太多差異,無法進行更多的交流,但是夫妻二人相處也算和睦幸福。

結婚沒多久,兩人唯一的兒子宋振呂便於1900年出生。此後宋教仁潛心革命、為了革命事業顛沛流離,常年與妻子及兒子分隔極地常年見不到面。甚至是一直到民國成立時他返回祖國才重新見到家人。

黃興等人與宋教仁是非常好的革命夥伴,所以在他去世後便遵從他的遺囑把宋振呂及其母親從湖南老家接到了上海進行照料。宋振呂在大家的照料下平安長大,並且憑藉父輩友人的資助,他被送到日本名校學習經濟,學成歸國後在南京國民政府審計部門任職。

後來,也是他這一生中做過最轟動的事情便是在上海認出了隱匿的洪述祖(參與策劃謀殺宋教仁的主凶之一),並使其被捕後來被判處死刑,而這也是中華民國第一次使用絞刑。這件事情後來還被拍成了電影,算是一件具有標誌性的歷史事件。

1936年時,宋振呂也正好36歲,因突發心臟病過世。宋振呂的遺孀葉惠英帶著9歲的女兒宋奇璋從外地回到湖南的老家桃源,孤苦伶仃的二人便相依為命扶持著度過餘生。曾有後人對此記載稱:更傷英雄無嗣之淒涼。

三、宋教仁後嗣

宋振呂的女兒宋奇璋長大後與當地人吳建坤成婚,共同養育了二個兒子三個女兒。為了延續宋家香火,其中三人隨母姓宋。如今宋教仁後嗣中的大多數人依舊生活在湖南桃源,過著很普通的平常人家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太卓越的有如宋教仁的人傑出現了。

後人為了紀念宋教仁,在湖南桃源的老家原身上修建了「宋教仁故居」,作為一個開放性的標誌旅遊景點,裡面是宋教仁故居的還原景象,古樸典雅,歡迎大家前往參觀,緬懷我們崇敬的偉大革命家宋教仁。

大江東去,浪淘沙,千古風流人物。宋教仁終其一生都在為中華民族的未來而奮力抗爭著,捨棄自己的家庭幸福和業餘愛好,成立華興會、當翻譯家等等等,都是在為中華民族謀求一個更嶄新光明的未來。

當時的中國幾乎已經是一片漆黑,得虧因為宋教仁、因為一批熱愛祖國忠於奉獻的愛國志士,因為他們無私的付出與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民國亂世之中的一片太平。

如果沒有前人的植樹,哪裡來後世的蔭涼。我們應滿懷感激地緬懷他們,衷心地感謝我們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如此傑出的存在。

宋教仁的後嗣們看起來平淡無奇,也不過只是普通人而已。其實我們也不必這麼想,每個人生來都有他在這個時代所處的位置、都有個人的際遇及命運。所以不一定前人是很偉大的人物。

那麼後嗣們也一定都會一樣有很大的成就,這其實都是大家說不準的。而且宋教仁過世太早了,沒有機會直接對後嗣進行很多的直接教育。所以這樣的現狀,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