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產業 擦亮洛陽製造「金字招牌」

2020-03-26     洛陽晚報

  從「神舟」到「嫦娥」,從「墨子」到「天眼」,這些大國重器上都有「洛陽製造」的身影。

  近年,我市不斷發力製造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傳統優勢產業競相發展,生機勃勃,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清晰。

  創新驅動,促進優勢主導產業「老樹」開「新花」

  當前正值春耕春灌的關鍵時節,也是農機產品銷售的黃金時間。拿起手機就能下單,坐在家裡就能逛店,近日,中國一拖集團收穫機公司開通的線上銷售平台,讓傳統農機產品成為網購的「新寵」。

  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傳統企業危中尋機。

  一向以「國之重器」著稱的創新龍頭企業中信重工,近年憑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機器人,已坐上國內特種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市場「頭把交椅」。面對疫情,中信重工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個可自由迴轉的防疫噴霧消毒機器人,更是其主動尋求產業轉型升級結出的碩果。

  作為老工業基地,洛陽已具有門類較為齊全、部分領域優勢明顯的產業基礎。如何讓「老樹」開出「新花」?我市緊緊扭住創新驅動這個龍頭,鞏固提升先進裝備製造、高端石化、有色金屬、電子信息等優勢主導產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活水澆灌傳統優勢產業之花,一個個鮮活的生動實踐,讓洛陽製造這一「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研發的盾構機軸承、高鐵軸承、大功率風電軸承、AG-600水陸兩棲飛機用軸承等代表技術和市場發展方向的高端產品,使洛軸創造了多項「行業之最」。

  誕生於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的橋樑支座產品,不僅「挺起」了港珠澳大橋這一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更提振了洛陽先進裝備製造業的信心。

  一項項「洛陽製造」「洛陽創造」「洛陽智造」,推動洛陽的優勢主導產業活力四射、蓬勃向前。

  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優勢主導產業集群發展

  「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要著力在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補鏈」就是補齊產業鏈上的缺失環節;「延鏈」就是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強鏈」就是通過尋求戰略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資本等,推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格力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來了,將提升我市裝備製造業整體水平和產業核心競爭力。

  遼寧忠旺集團年產100萬噸鋁合金精深加工項目來了,將助力我市搶占材料發展領域的最前沿。

  中國移動洛陽中部雲谷項目開工了,將加快集聚和形成大數據產業集群,促進我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培育產業鏈,龍頭是關鍵。近年,我市緊緊圍繞「565」現代產業體系,按照「有龍頭、有配套,重點要提升產業;有龍頭、沒配套,重點要抓好配套;沒有龍頭的散小企業,重點要建龍頭」三個層次實施精準招商,突出招大引強。

  龍頭企業的帶動,也使產業集群的「雁群效應」更趨明顯。

  以澗西區、西工區、伊濱經開區為主要載體的農機裝備研發製造基地,以澗西區、洛龍區、孟津縣、宜陽縣為主要載體的軸承及基礎件研發生產基地,以石化產業集聚區、華陽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的高端石化產業集群蓬勃發展……

  依託萬基控股、伊電控股、忠旺集團等企業,發展軌道交通用鋁、乘用車全鋁車體等高端高附加值產品;依託洛陽大數據產業園、國家大學科技園、恒生科技園、北航科技園、信息科技城等專業園區和眾智軟體、高新鴻業等企業,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

  壯大產業集群,打造產業「升級版」,為洛陽製造業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

  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

  優勢主導產業是洛陽產業的基石,決定著洛陽發展的速度和質量。隨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洛陽市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描繪出藍圖:

  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推動農機裝備、礦山裝備等裝備製造企業向系統集成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加強軌道交通、軸承及基礎件等裝備技術創新,打造五千億級規模的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建設中西部地區最大的高端石化產業基地。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石油化工產業向規模化、系列化、精細化發展,實現全面改造提升,形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雙百萬噸航煤的兩千億級規模的煉化一體化產業集群。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有色金屬產業基地。堅持高端化、終端化、集群化、服務化、綠色化,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鋁鎢鉬鈦銅鎂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打造兩千億級規模的有色金屬產業集群。

  建設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堅持創新驅動、應用引領、項目支撐,推動電子信息製造業集聚發展、軟體及信息服務業提質增速,打造千億級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洛陽日報 記者 李迎博 通訊員 來瞻 賈蒙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pu2FHEBiuFnsJQVkO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