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
周六公布的PMI數據超預期,經濟企穩,市場情緒全線回暖,今日兩市高開高走。
證監會支持券商做大做強,開盤券商高開低走,隨後中國銀河直線拉升漲逾8%,券商齊漲;期貨概念大漲;網際網路金融的大智慧漲停。
地產、水泥等開盤上漲;養殖股普漲。昨晚市場熱議的長三角一體化概念,今天沒能炒起來;上周五大跌的醫藥股延續下跌,大消費企穩。
妖股麥克奧迪再度漲停,刺激九鼎新材、寶鼎科技、誠邁科技等跟漲。
科技股普漲,共達電聲被萬魔聲學借殼,高開高走漲停,帶動耳機概念全線大漲;佳禾智能、漫步者跟風衝擊漲停。
上周五大漲的IGBT概念,今天揚傑科技率先漲停,捷捷微電、士蘭微、華微電子等大漲;
隨後GPU龍頭景嘉微漲停,炒的是圖顯晶片民用的邏輯;
三環集團漲停,炒的是MLCC漲價的邏輯,風華高科漲逾9%,火炬電子漲近7%;
千億市值的CIS龍頭韋爾股份也衝擊漲停,炒的還是光學鏡頭概念,周末券商還在繼續吹捧鏡頭產業鏈,韋爾股份是龍頭。
科技股龍頭聞泰科技也大漲逾6%,再創歷史新高,士蘭微、華微電子、捷捷微電、聖邦股份等全線大漲,帶動創業板漲近1%。
但市場整體上還是缺錢,資金後繼不足,指數沖高回落。
午後市場縮量全線回落,滬指翻綠。科技股中今天率先漲停的共達電聲,午後也被砸開,科技股全線回落。醫藥股繼續帶頭殺跌,是拖累市場的主力,通化東寶午後一度跌停。
尾盤兩市小幅反彈,指數全線翻紅。截至收盤,滬指漲0.21%,深成指漲0.24%,創業板漲0.28%。兩市共成交3425億,與上周五相當。
外資尾盤再度搶籌,全天凈流入37.73億,連續13個交易日凈流入。
上周四連陰後,今天滬指沖高回落,勉強收陽線,算是初步的企穩。
【後市】
11月PM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達到50.2,重回榮枯線上方。
PMI作為經濟數據中的先行指標,意味著接下來半個要公布的其它數據,估計也會比較好看。基於對經濟數據的樂觀預期,月初應當有反彈修復。
後續看談判進展的情況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成果,再持續動態跟蹤。
驅動君認為,科技仍然是最強的方向,繼續看好大科技。
目前最強的是半導體產業鏈,行業景氣度回升,券商齊推、機構資金抱團、遊資介入,有望成為下一個資金抱團的中線主題。
【韋爾股份&聞泰科技】
科技股的兩大龍頭是韋爾股份和聞泰科技,都是半導體產業鏈。
韋爾股份今年以來累計暴漲359%,聞泰科技漲378%。這兩家公司,目前總市值都超過了千億人民幣!
這兩家的共性是:都收購了海外的科技公司。
韋爾股份收購的是豪威科技,在CIS領域全球第三,汽車市場全球第二,安防市場全球第三。
豪威科技是發明CMOS的美國企業,然而面對日韓企業的進攻,節節敗退到行業第三,逐漸不支。中國的財團抓住這個機會,在2016年以19億美元的代價,將豪威科技買下,並在今年出售給了中國的韋爾股份。
聞泰科技收購的是安世半導體,系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供應商。
安世集團前身為恩智浦的標準產品事業部,2017年初開始獨立運營。從細分市場的全球排名看,安世二極體和電晶體排名第一,邏輯器件排名第二,ESD保護器件排名第二,小信號MOSFET排名第二,汽車功率MOSFETs排名第二。
說到底,在科技領域,咱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仍然只是占據著產業鏈的中低端,真正的核心技術方面,還是明顯的滯後。
所謂的強大的中國製造,很大一部分企業,還遠沒有技術護城河,維持他們表象體面的是加工組織能力。
像欣旺達和德賽電池的凈利潤率已經跌到了4%以下,而歐菲光在市場占有率不斷拿下第一的同時,利潤率也是一路走低,在2015年就跌破了3%,2018年更是因為激進的市場策略暴雷出現了虧損。
通過收購海外有技術、但陷入困境的企業,與國內的企業與產業鏈進行整合,在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市場空間巨大!
驅動君認為,對於A股的投資者來說,面對一大批沒有核心技術、幹著髒活累漲、賺點辛苦錢的國內企業,這些收購回來的海外企業,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得多,也就具有稀缺性。
這也是市場願意持續給這兩家企業溢價的原因所在!
所以,對於科技股,還在要優先考慮有核心技術、有護城河的龍頭企業。
【半導體】
半導體產業鏈近幾個交易日的表現最強。作為整個全球產業鏈的總龍頭,市場對於台積電的預期大幅上調:
花旗環球證券指出,台積電受惠16、28納米等製程需求增加,預料第四季業績將突破財測上緣,再受惠7納米製程強度居高不下,可望於2020年第一、第二季傳統淡季,罕見繳出營收季增佳績,進一步上調台積電財務預期。
驅動君認為,整個產業鏈的景氣度正在持續的超預期,這也是近期資金持續介入半導體產業鏈的根本原因。
對於半導體產業鏈,未來三年是:1、下游應用出現5G等創新大周期;2、供給端貿易戰加速核心環節國產供應鏈崛起速度。
兩大背景下,看好低估值、業績增長趨勢明朗、受益創新+國產化崛起的核心標的,持續推薦優質核心資產。
天風證券重點推薦:
聖邦股份(模擬晶片)、卓勝微(射頻前端)、兆易創新(合肥長鑫進展順利,DRAM國產替代)、紫光國微(國產FPGA)、長電科技(5G晶片封測)、聞泰科技(擬收購分立器件龍頭安世半導體)、環旭電子(5GSiP)、北京君正(擬收購ISSI)。
分行業來看:
【再次強調半導體設備行業的強邏輯】中國集成電路產線的建設周期將會集中在20182020年釋放。在投資周期中,能夠充分享受本輪投資紅利的是半導體設備公司。我們深入細拆了每個季度大陸地區的設備投資支出。判斷中國大陸地區對於設備採購需求是未來行業投資主線。核心標的:北方華創/ASM Pacific/精測電子。
【看好國內設計公司的成長。設計企業具有超越矽周期的成長路徑,核心在於企業的賽道和所能看的清晰的發展軌跡】我們看好「模擬賽道」和「整機商扶持企業」:
1、中國大陸電子下游整機商集聚效應催生上游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需求,以及工程師紅利是大環境邊際改善;2賽道邏輯在於超越矽周期;3)「高毛利」紅利消散傳導使得新進入者憑藉低毛利改變市場格局獲得市值成長,模擬企業的長期高毛利格局有可能在邊際上轉變;4)拐點信號需要重視企業的研發投入邊際變化,輕資產的設計公司無法直接以資產產生收益來直接量化未來的增長,而研發投入邊際增長是看企業未來成長出現拐點的先行信號。
核心推薦:聖邦股份(模擬龍頭)/納思達(整機商利盟奔圖)/兆易創新/聞泰科技/上海復旦,建議關註:韋爾股份。
【多極應用驅動挹注營收,夯實我們看好代工主線邏輯】正看到在多極應用驅動下,代工封測業迎來新的一輪營收挹注。這裡面高性能計算晶片FPGA/GPU/ASIC等)是主要動能。落實到國內,我們建議關注製造封測主線。龍頭公司崛起的路徑清晰。核心標的: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長電科技/華天科技,建議關註:晶瑞股份。
【在中美貿易戰之前從海外收購回來的優質資產在注入上市公司後,會提升整個半導體板塊的公司質量,半導體的研究向頭部公司集中會成為國內行業研究的趨勢】,建議積極關註:聞泰科技(發布預案收購安世半導體)/北京君正(發布預案收購北京矽成部分股權)/韋爾股份(擬收購豪威科技)。
【IDC】
行業帶來的景氣度是整個產業鏈,同時,細分領域的機會也特別多。比如上周五的IGBT,今天的MLCC。
今天盤後,又出來一個消息,數據港公告稱:阿里巴巴擬與公司合作建設數據中心,預計將獲24.4億元服務費。
數據港2018年全年的營收只有9.10億,這次的24.4億的訂單,相當於2年半的收入!明天估計要直接頂一字漲停。
另外,依米康今天一字板,也是因為市場有傳言稱「依米康未來3-5年『成長無休』獲200億IDC機房總包服務」、「依米康鎖定200億機房建設額」,公司今天中午進行了闢謠,但仍然封死漲停。
驅動君認為,這兩條個股新聞,反應都是整個IDC行業進入了爆發期。
5G、雲計算是IDC需求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當前5G已正式開始商用,5G流量爆發可期,海量的信息存儲、計算與處理需求將促進IDC行業發展。2018年我國IDC行業市場收入約為810.8億元,同比增長24.7%,未來三年有望保持高增速。
2019年11月14日上海市經信委公布首批徵集的擬新建IDC項目名單,要求嚴格推進建設進度,確保2020年年底前投產運行,明確首批支持用能的新建IDC項目名單一共有6家企業;
1.上海科技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雲賽智聯持股80%),拿到額度4026個指標;2.上海華宇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華東電腦全資子公司),拿到額度3024個指標;3.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聯合寶信軟體申請,地址為寶鋼羅涇廠區),拿到5000個指標;4.有孚網絡,拿到5000個指標;5.萬國數據,拿到5000個指標;6.上海雲宿科技有限公司(網宿科技持股50%),拿到3025個指標。
IDC概念股主要包括:光環新網、寶信軟體、萬國數據、數據港、雲賽智聯、華東電腦、網宿科技、奧飛數據等。
驅動君認為,類似IGBT、MLCC、IDC這樣的半導體產業鏈的細分領域,有很多機會,大家可以及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