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刻不容緩,
火神山醫院在短短10天內建成,
交付使用後,將有數百名患者,
陸續地從武漢各大醫院轉移至火神山。
此時,如何安全有效地轉移患者?
成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之一。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途徑的特殊性,
普通救護車無法勝任患者轉移任務,
因此,負壓救護車,就這樣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什麼叫負壓?
從名字上也能看出來,
所謂負壓,就是利用技術手段:
使車內氣壓低於外界大氣壓,
所以空氣在自由流動時,
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
車內的空氣不會擴散到車外。
當然,原理是這樣,
但專業的負壓式救護車,
內部設計還要複雜得多。
負壓救護車的整體成本要高上40%左右,
包含醫療設備在內的價格一般在60萬元上下。
負壓救護車的原理?
負壓救護車的核心是負壓系統,
簡單來說:這種負壓系統利用空調外循環,
為醫療倉帶來新鮮空氣。
另外,在病人的頭部,
還設有一個具備抽風、過濾、消毒的裝置,
把病人呼出的污染氣體,
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排出車外,
如此,形成一套安全的空氣循環。
我們都知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呼吸道疾病,
其主要傳播途徑有:
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所以,空氣是最主要的傳播介質,正因如此,
疫情期間才需要戴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而負壓救護車,就相當於:
一個可移動的大號N95口罩。
通過負壓救護車運送患者,
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醫患人員的交叉感染,
以及病毒對外部環境的污染,
可有效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負壓救護車與普通救護車的區別?
負壓救護車的製造與普通救護車不同,
普通救護車的製造,只需經過:
基型車生產、改裝兩大步驟;
負壓救護車則是在製造救護車的基礎上,
再加一個負壓隔離艙出來,其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在平時,負壓救護車都是定製生產,
基本不會量產運用,
因為普通救護車,
就足夠勝任日常的急救運送任務了。
疫情當前,負壓救護車需要臨時生產,
這是一個緊急的任務,也是一個巨大的任務。
為了供應患者轉移到火神山醫院,
大年二十九,
工人們就開始忙碌在負壓救護車的生產線上!
在他們的努力下,
負壓救護車的產量,
由每天的6.5台提升到了10台以上,
2月1日,第一批負壓救護車馳援武漢疫區。
緊急情況下,
考驗的是國家工業體系的響應速度,
而快速響應的背後,
是中國技術的提升與發展。
要完成這樣的壯舉,
除了保證各零部件、設備保質保量的供應,
還得確保過硬的技術支持,
充足的生產力及後勤保障,
各個環節協同發力,優化工序才行,
說白了就是要依靠強大的整體製造體系能力。
有技術,有付出,有實力,才能有速度!
中國以最快的速度生產所需的負壓救護車,
不僅完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轉移任務,
更表現出了身為大國的實力與出色的應急能力。
通過這次無形的戰「疫」,
我們再次見證了中國製造體系能力的強大。
往後相信越來越多的人,
將會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多一份信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