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是清晨碳水。
體重秤的數字,大概是很多朋友在減脂過程中,最為關心的問題。幾乎每天都要看看數字是否有變化。接觸過太多減脂的同學,完全可以理解這種減脂時的急切心情。但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最好的減脂叫不看體重,減脂不等於減重。
在減脂過程中,有著比體重上的數字更需要你去關注的。忽略體重,關注過程,大機率減脂會成功。如果太過於注重體重,那麼很容易就會忘記最初的目標。我們是在減脂,但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更好的形體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體重數字的變化,只是整個過程中的附屬品。
閱讀完本文你會得到以下的三點信息:
第一,定義
1.1 什麼是肥胖
世界衛生組織把肥胖定義為:可損害健康的異常或過量脂肪累積。適量的脂肪,實際上對於人體的好處要大於坏處的,但是過量脂肪並不是我們想要的。肥胖衡量的標準是什麼呢?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質量指數是身高與體重的一個指數,通常用於對成人進行超重和肥胖分類。其定義為按公斤計算的體重除以按米計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
BMI參考標準
BMI衡量標準並不適合於運動員、肌肉含量大較高的人以及孕婦,對於他們參考意義不大,但是對於普通大眾方便程度還是很高。順便說一句,很多偏瘦的女生,BMI明顯偏低,真的不需要減脂,而是把重點應該放在增肌或者增重上。
1.2 什麼是瘦體重
瘦體重,亦稱「去脂體重」,是除脂肪以外身體其他成分的重量。瘦體重由身體細胞重量、細胞外水分和除去脂肪的固體部分組成。其主要成分是骨骼、肌肉等。一般我們通常所說的瘦體重,就是指的肌肉組織。瘦體重越多說明身體整體素質越好,比如運動員,經常運動的人。同時,瘦體重比例越大,消耗脂肪的能力就越強,減脂的效果也會更好。
第二,脂肪與肌肉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其實過多的脂肪本身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脂肪與肥胖帶來的一系列的並發問題。如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臟病和中風),這是2012年的頭號死因;由於肥胖間接造成的胰島素抵抗引起的糖尿病;因為肥胖造成的體重過大導致的肌肉骨骼疾患(特別是骨關節炎,一種高度致殘退行性疾病);還有某些癌症等(包括乳腺、卵巢、肝臟、膽囊、腎臟和結腸癌等)。
而肌肉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肌肉號稱人體的第二心臟,最大的作用就負責把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其次肌肉還讓我們具有日常生活的支配能力,實現我們人作為生存與移動的根本。最後,肌肉對我們減脂最重要的就是維持著我們的基礎代謝水平。當肌肉量越來越多時,我們的代謝水平,消耗熱量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減脂的效率也就越高。
第三,減脂不等於減重
我們平時所說的減脂,指的是減去身體里多餘的脂肪組織,在減去的體重里,脂肪應該是占有絕大部分比例才可以。因為進化的原因,脂肪是很容易合成儲存且不易分解,因此,脂肪減掉的過程速度相對比較緩慢的。科學上來講,每周減去1~2斤的體重重量是比較合理的,這裡面,脂肪應該占據了大部分的比重。我們在整個減脂的過程中,最好的狀態,就是把多餘脂肪減去,儘量保留瘦體重。而最初的計劃設定為減脂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如果是減重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體重的減少,也不管是肌肉流失還是脂肪減少,此時除體重外,其他身體成分一律不再考慮,只要體重下降就好。所以當我們對兩者概念不清晰時,很容易就造成了目標不明確,導致後續的飲食訓練計劃與目標背道而馳。
實際的操作中,減重的方法,體重下降速度是比較快,但絕大部分都是肌肉與水分的流失,脂肪所占比例相當小,因為肌肉的密度稍大。這樣雖然體重下降速度很快,但失去的卻是最為寶貴的肌肉,從而引起基礎代謝的下降,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減重後反彈,面黃肌瘦,身體素質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等問題。
所以,我們在想著讓自己改變的時候,更應該思考一下,我們是選擇減脂還是減重。從身體健康,安全第一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減脂。減脂過程中,我們不需要過多關注體重,更多的應該把精力放在身體成分的改變上。那麼,不看體重,我們應該關注什麼呢?
第一,關注計劃
剛開始減脂的人,通常最大的問題就是無計劃,就要開始去行動。飲食計劃,訓練計劃,全都沒有。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沒有計劃,想照貓畫虎,我想八成這個事難做好。飲食計劃中,你要了解膳食均衡,要進行飲食結構規劃以及進餐時機選擇。而訓練計劃中,你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運動項目選擇,運動頻率,運動強度的設計等。
飲食計劃與訓練計劃除了能夠約束你的行為,為你運動飲食提供科學的指引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查漏補缺的功能。當在整個減脂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可以跟蹤,可以追溯,這樣便可以高效的解決問題。
飲食計劃要點:
要點:
運動計劃要點:
要點:
第二,注重過程
減脂的人,除了無計劃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過於關注結果,不注重中間過程。每天稱體重,糾結體重數字變化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漲了焦慮,降了開心的。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整減脂過程中,最應該關注的是,每一餐飲食是否能夠做好,每一次訓練是否科學刻苦,每天作息是否規律,把無數的小過程做好,最後的結果,我想也不能差了。過於關注體重,實際上會對自己產生一種無形的慢性壓力,如果皮質醇因為這種慢性壓力而持續分泌,那麼便會影響減脂的進程。
第三,衡量標準
最好的減脂叫不看體重,不關注體重,但也需要有一個衡量的標準,那就是鏡子與尺子。這是最為客觀的表現形式,畢竟你最後呈現出來給大家的是一個三維空間的你,而不是體重稱上的你。鏡子,每周固定時間,早上空腹起來,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腹部或者是自己認為最需要刻畫的部位,拍照記錄。尺子,通過測量自己的三圍,記錄下來,看數字變化的趨勢。注意一點,也是每周固定時間,固定人員測量。個人比較建議拍照與測量頻率不要太高,一周一次即可。
這樣,利用鏡子尺子配合著飲食計劃與訓練計劃,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就可以看出來減脂效果是否明顯。如果效果不錯,則可以繼續當前的整體方案,如果趨勢不對,可以反過去對照著飲食計劃與訓練計劃,看看問題出在哪裡,查漏補缺調整後,繼續前行。
「這台稱只能用數字反應你與重力的關係。僅此而已。它無法測量美、天賦、志向、潛力、力量、愛或性格。」健康的美是用尺子量出來的,而不是用稱稱出來的,你一定要看上去很美很有型,而不是站上去很輕。
唯有不斷提升現在,才能更好主宰未來,我是清晨碳水,感謝大家支持與關注,我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優質的文章,謝謝。
#健康真相館##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