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的拉煙內容物很常見?也許車裡就有,家裡廚房也可能有

2019-10-16   軍事編輯部

才結束的閱兵式空中梯隊里,八一飛行表演隊和壓軸出場的教8教練機梯隊都有"拉煙"。飛機的拉煙就像是一條彩帶,裝點了首都的天空。它們又像是在特定氣象條件下形成的"尾跡雲",在空中慢慢擴散。也許有人會好奇它的成分,長達數公里的彩色拉煙究竟是由什麼製成?

飛機拉煙的歷史並不久遠,在噴氣式飛機興起之後才算是大範圍普及。由於它的可觀賞性極高,現在已經成為了飛行表演的一部分。一般來說,飛機若要形成彩色"拉煙"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加裝固體拉煙彈或是增設一套完整的拉煙器。

在噴氣式飛機出現以前,螺旋槳時代的飛機"拉煙"就是通過加裝固體拉煙彈來完成。因為在當時固體拉煙彈的生產成本高昂,能掌握固體拉煙彈生產技術的國家不多,這樣的飛行表演一般會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下。如今固體拉煙彈也仍然在使用:2015年勝利日閱兵,飛越觀禮台的初教6兩翼下加裝的就是固體拉煙彈。

尾跡雲的形成原理很簡單:在特定的條件下,噴氣式飛機產生的"噴氣"會將機身後的雲層加熱,空氣中懸浮的小水滴、水蒸氣就會直接汽化形成尾跡雲。而噴氣式飛機的"拉煙",使用的就是這樣的原理。但總不可能往機身後噴水、噴霧來製造特定條件。因此這需要將成分各異的拉煙劑裝入機載容器內,再通過噴洒器將其播撒到空中。

今年的國慶大閱兵就不同,兩個"拉煙"的編隊使用的殲10Y、教8都是噴氣式飛機,因而也不需要再使用固體拉煙彈。在機身後增裝的拉煙器內,裝的都是國產拉煙劑。

而關於拉煙劑,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小插曲:2004年在北京南苑機場,中國空軍有關部門曾向來華表演的法國"法蘭西輕騎兵"飛行表演隊地勤人員索要了發煙劑。這對完成發煙劑的國產化至關重要,中國科研人員希望以此來獲得有關發煙劑的一些成分。

爽快答應了中方要求的法國地勤直接打開拉煙器,接了一小桶發煙劑後遞給中方人員。拿到了這些科研樣品的中方人員如獲至寶,連忙將其送到科研場所去化驗。但是等到"法蘭西輕騎兵"離開中國之後,關於拉煙劑成分的化驗結果讓科研人員大失所望——所謂的發煙劑只不過是柴油!

儘管國家外交關係還算不錯,但是發煙劑這些不太起眼的小玩意兒也能噁心噁心人。自那以後,中國也就開始在研製發煙劑的工作上下起了苦功。一般來說,拉煙劑用柴油、豆油甚至航空煤油都能代替——沸點高、容易在高溫中直接汽化,形成的"拉煙"也無毒無害。但中國需要研製的是彩色發煙劑!而且還是無毒無害、專門司職飛行表演的發煙劑!

起初科研人員選擇在柴油身上下功夫,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柴油沸點高,可以在其中加入由植物製成的彩色燃料。而柴油甚至在軍艦、家用車的油箱裡都能找到,顯然這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但比較了柴油和豆油的利弊之後,科研人員還是出於環保的因素選擇了豆油。豆油更加環保無害,生產成本更低。而植物油在添加了合適的燃料後,形成"拉煙"的時間、觀賞效果等也比以柴油為基體形成的拉煙劑拉煙效果更好。但是豆油又有個缺陷:在高溫下豆油容易碳化,積碳甚至有可能將噴管堵塞。最終科研人員還是選擇了以柴油作為基體,向其中添加染料製成拉煙劑。

起初的研製可謂是困難重重,不少有實力的廠家認為其研製風險過大、市場前景較小而放棄科研。如今,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拉煙劑的生產技術,也擁有了極其豐厚的研製經驗。